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朱海丹)9月11日报道 今日,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记者从该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四川省有联合国非遗项目6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52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
本届论坛上,来自全球39多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时俱进。
非遗体现民族智慧 四川现有联合国非遗项目6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介绍,截至目前,四川省有联合国非遗项目6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52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
“此次来成都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当地的一些文化遗迹,还参观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金沙遗址。成都对文化及文物的保护,确实非常好,也进一步鼓励了我们国家对文物的保护。”马达加斯加文化和手工业部部长布里吉特.拉萨莫里纳在论坛上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创造力的源泉,让人民和个人表达的多样性和文化财富,在每一个永恒的动力。非物质文化是最真实,最深的每个人。这是我们可以建造和改造世界。
通过商业化形式保护非遗 运用互联网宣传非遗
“今天上午参观非遗节后很震惊,成都通过很多有效措施对非遗的保护让我觉得非常欣慰。”秘鲁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约瑟.曼纽尔.罗德里格斯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到,他表示保护非遗比保护一个实体的东西要难得多,“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保护,使祖先的智慧能够传承下去。”在通过商业化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保护方面,约瑟告诉记者,加入商业化运营对保护非遗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要寻求一个平衡点,让商业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主要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得以持续。那么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当代,使之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必要构成,并适应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对此,塞内加尔文化和新闻部文化遗产司司长阿卜杜勒.阿齐兹.吉斯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使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遗保护的工作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还表示,将会把在成都学到的经验带回塞内加尔,让家乡在非遗保护工作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