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运会9月14日进入第三个比赛日的争夺。在最受观众喜欢的盲人足球、聋人足球比赛中,记者发现一个“怪现象”:同为足球比赛,但参与执法的裁判员的执法方法却不尽相同,盲人足球的裁判员有些像保姆,一路小心翼翼,而聋人足球的裁判员像马拉松选手,跑动距离比运动员都多。尽管很辛苦,可接受采访的裁判们都说,“我们累并快乐着”。
盲人足球:裁判是保姆
在四川队与陕西队的比赛开始之前,几名即将上场的裁判员正在紧张地热身。“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球场上的‘黑衣法官’不一样,我们的裁判在比赛中更像保姆一样,必须时刻保证球员的安全。”
达富萍,中国首位女性国际级室内五人制足球裁判,此次也被分派到残运会盲人足球的比赛中参与执法。才两天,达富萍对盲人足球这个“全新领域”便有了深切的体会,“我们就是球员在场上规则的向导。”在球员上下场或替补球员上场时,都需要把手搭在裁判员的肩上,由裁判员引导入场。“不着急,慢一点”、“跟着我走”等词语是裁判员的口头禅,而正是这些细致和耐心的提醒,让每名运动员都感到了温暖。“他们对我们挺好的。”陕西队队员李鑫说。
盲人足球是特制的,里面有四颗铃铛,“铃铛镶嵌在球胆和外皮之间,是在两个钢片中间夹着钢珠,球滚动就会发出声音。”达富萍介绍说。发角球时,裁判员会拿起足球不停晃动把队员引导到发球点。在任意球时,裁判员不仅要带着罚球队员到罚球点,还要帮助防守球员摆人墙。在健全人的比赛中,裁判员主要靠手势发出指令,而在盲人足球中,裁判员则要依靠喊声来做出判罚,当球被防守球员踢出底线时,裁判要大喊“角球”,以便让球员们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如果在场上出现球不滚动的情况,裁判会上前将球晃动发出声响,以便引导球员过来争球。在球员上场时或激烈争抢后,裁判都要仔细检查球员的护具,以免受伤。不仅如此,裁判员还要时刻提醒观众不要发出杂音影响队员。当然,为避免其他干扰,本届残运会盲人足球比赛还在比赛现场设置了“广播裁判”,以加大提醒球员的音量。
聋人足球:裁判跑得比球员多
本届残运会聋人足球比赛在成都市成华体育中心举行。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在聋人足球赛中,最累的其实是现场裁判。因为聋人的世界是安静的,聋人队员在比赛中也不会大喊,一旦比赛发生犯规或者进入死球状态,裁判员仅仅鸣哨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冲到相关运动员身边,用手势告知。“一场节奏比较慢的聋人球赛,裁判员的奔跑距离也在8000米到一万米,其中很多都是用冲刺速度完成的,吹一场聋人球赛的运动量很大,比吹健全人比赛要累得多。”刚执法完北京队与江西队比赛,满脸汗水的裁判员王海军说,“在他们无声的世界里,哨声没作用,一旦犯规了,我们除了要鸣哨之外,还要冲到他们身边,用手势告诉他们。”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使观战的球迷都在感叹:聋人足球比赛,比运动员更累的肯定就是裁判员了。
除了能跑,为顺畅执法赛事,裁判员还必须在赛前进行简单的手语培训,学习一些残疾人礼仪等知识。本次执法裁判,大多都吹过国内的乙级联赛,平时的身份有公务员、大学副教授、军队大校、高级白领……尽管经历职业不同,可他们都很喜欢执法聋人足球赛。很多残疾运动员甚至比健全人更注重公平和体育道德,发生碰撞,一方倒地另一方很可能放弃追球,先把倒地者扶起来再接着比。裁判员王海军说,吹一场残疾人足球赛,觉得自己学到很多东西。
原标题:盲聋人足球裁判: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