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1965年建市,时称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北与凉山接壤,西南与云南楚雄、丽江相邻。
攀枝花市是我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发展优势鲜明突出,是我省四大城市群中“攀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全国发展大局和四川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攀枝花市通过全力以赴稳增长,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坚定不移促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增实力,阳光花城魅力彰显;锐意创新求突破,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千方百计惠民生,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取得了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显著成绩。当前,攀枝花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钒钛、钢铁、能源基地,全国知名的阳光康养旅游胜地。
作为全省首位城市,近年来,成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抢抓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在去年迈上万亿的基础上,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合作
推动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成都和攀枝花人脉相亲、商脉相连、路脉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在“三线”建设期间,两地就建立起了密切的经贸往来和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两地在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2013年,成都、攀枝花签订农业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培训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合作;2015年4月,在成都举行的“投资攀枝花·共享新机遇”——攀枝花专题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上,成都200余家知名企业参会,为两地企业加强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两市交流合作的空间将更为广阔。从全国层面看,成都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攀枝花作为四川南向开放的门户,国家战略赋予了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加强合作既是两市互动互通、共建共荣的重大机遇,也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必然要求。从全省大局看,省委、省政府一贯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互动发展、抱团发展,并提出了一体化推进区域交通建设、产业分工、公共服务等具体要求。成都、攀枝花分别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深化合作交流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主动之举,也是推动两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合力
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经济走廊
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全面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格局,在服务全局中审视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两市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层面“西进”战略的历史机遇,以构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支点为战略取向,加强“十三五”规划体系衔接,在更高层面形成发展的合力、提高合作的效能。积极向国家和省上争取规划建设成都—攀枝花—昆明—东南亚(南亚)客运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起纵深千里的“黄金通道”,打通经济动能的国际传输大动脉;积极为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柔性流动,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共同打造跨区域创新平台,加快成立成都—攀枝花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深度开展钒钛新材料、机械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为推进两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成都和攀枝花都面临的迫切需要,两地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产业深度对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制造业领域,积极促进成都汽车产业等装备制造优势与攀枝花钒钛钢铁的性能优势对接,推进汽车整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供销对接;在现代农业领域,充分发挥攀枝花的资源优势和成都的市场优势,建设特色时鲜蔬果供应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联手打造“绿色供销通道”,联合推进“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康养旅游等领域,整合攀枝花“六度”禀赋鲜明(温度、湿度、海拔度、优产度、洁净度、绿化度)和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旅游线路、产品和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联合推进康养基地建设,携手打造跨市域精品旅游线路,双剑合璧,实现两地旅游要素配置最优化、价值最大化。
同时,成都和攀枝花积极为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柔性流动,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共同打造跨区域创新平台,加快成立成都—攀枝花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深度开展钒钛新材料、机械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为推进两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今天,两地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两地战略规划对接,共同建设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和旅游康养目的地,合力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经济走廊,推动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促进两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我们深信,两地区域合作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必将携手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杨彩华
原标题:成都攀枝花区域合作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