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便民服务
借力“互联网+”
让市民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成为与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成都公安也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陆续推出了多种与互联网相关的便民举措,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微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自助预约驾考,让市民在家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办理从前必须前往公安机关才能办理的业务。
为方便群众办理户政业务,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了“成都公安微户政”微信自助评估、预审、预约办证平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都全域范围内的市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只需轻轻舞动手指,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成都公安微户政”,即可进入该平台办理44套户籍业务,让民众彻底告别“排长队挤大厅”。
同时,成都公安积极优化出入境管理,擦亮服务“窗口”,全力推进签证受理权限下放,在中心城区派出所首期开通了8个受理服务点试点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出入境业务。成都市公安局还稳步推进三维GIS动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并开通了出入境互联网官方网站,整合蓉城e签、预约排号、政策宣传、在线答疑和表格下载等多项服务功能,更加便民利民。其中,“蓉城e签”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本市居民赴港澳台个人游二次签注立等可取。
在与驾驶员息息相关的车驾管业务办理上,科技化、现代化的便民举措也让市民称赞不已。“发生小的擦剐事故,用微信公众号就能进行处理,太方便了。” 不久前,市民李先生开车途经文翁路时,不慎与前车发生小小擦剐事故,但李先生并没有立即将车开往附近的“三快”处理中心,而是直接打开了手机上的成都交警官方微信,进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微信“三快”处理模式,按照提示快速报案后,现场拍照取证上传。前后不到5分钟便自主撤离了事故现场,24小时之内按照备案码再到附近的快处中心便可轻松处理,既解决了发生事故后长时间占用道路资源的问题,又为市民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除上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微信“三快”处理模式外,我市交管部门还推出警邮便民服务站“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免检合格标志申领、驾驶证转入换证等上门服务,并从9月起试点“自学直考”和驾驶人“网上自主预约考试”,深化机动车检验改革,全面实施省内异地验车……所有便民举措的推出,都只为了让市民在办理各类与公安机关有关的业务时,能够更加便捷。
关键词:治安立体化防控
动态布警
快速反应 织就安全之网
66支“快反尖刀”24小时待命防暴处突,7000余警力在街面巡逻执勤,20万群防力量融入反恐维稳,2万个“天网”监控视频、600余个城区治安卡口常态化运行,警航空中巡逻实现全域实时管控……
这并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叠加,它们所组成的,是一张护航我市社会治安平安的防控大网。平安不平安,关键看公安。“十二五”期间,市公安局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力确保城市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2015年8月13日,成都公安进行首次模拟各警种多路协同出击的社会应急处突大演练,各级警力和各类警种共1800余人分别搭乘警用车辆、公交车辆、地铁、直升机,从地面、地下和空中抢时间,完成了紧急集结。这次演练,正是成都公安所构建“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立体防控体系的首次亮相。从去年开始,成都公安还推动组建了以“红袖套”为代表的20余万人群防群治队伍,全面构建起商铺、院落、区域联防、行业自治的“三联一自”群防群治模式,将广大群众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每个“细枝末节”,真正实现全覆盖。
除了投入警力、科学布警外,要想做到对社会治安防控的全覆盖和监控管理,高科技的使用也必不可少。在市公安局的指挥中心内,由电子地图、警力定位、视频应用和无线对讲等功能为一体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每天都在忙碌地工作着。透过大屏幕,能看到我市每个大小角落的警力运行情况,真正实现“一网呈现”“一键呼”“一键布控”。作为省公安厅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市公安局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综合研判、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合成作战的现代警务指挥机制,建设了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基本实现110报警系统手机定位功能,减少了指挥层级、缩短了响应时间。
此外,近年来,成都公安深入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开发出具有超级搜索、超级地图、超级运算功能的“鹰眼”系统,建立起了“数据仓库”和“数据超市”,对内建立各警种信息整合的“高速公路”、对外打通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交汇的“绿色通道”,实现了对社会治安要素的全时空感知,形成了汇聚整个治安信息资源的数据云,促动信息采集碰撞、关联分析从大范围布警向大情报小行动、先情报后行动的转变,有效服务了打防管控实战工作。
本报记者 李旻 摄影 杨永赤
原标题:治安立体防控 更平安 服务自我突破 更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