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汇聚智慧 听专家、企业家“论道”

2015-11-23 09:29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如火如荼,四川在收获1314亿元大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为众多来蓉寻求商机和拓展业务的商家们搭建了平台。这样的盛会,作为领头羊的成都,更应抓住机遇,寻求合作与发展。日前,本报记者对参加此次农博会的部分企业家和专家进行了专访,听其“论道”。

通过京东冷链平台

把成都造产品卖到全国

——京东集团西南总经理胡伟

“双11”前,我们在成都运营了一个冷链仓库和冷链配送体系,运用这个冷链系统,能保证48小时运输过程中的冷藏问题,特别解决了农业农村商品中的生鲜类的冷藏运输问题。

生鲜属于生活必需品,具有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但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商品物流高出一倍,如果电商企业不能做到快速销售,就会亏损。近年来,电商业内有不少生鲜电商巨亏转让。在生鲜电商的竞争中,除了优秀的货源,冷链配送更是取胜关键。

用我们这个冷链系统,就能把这样的产品卖出来。在这个冷链系统储存,在京东平台售卖的商品,我们已经初步实现将成都造的商品卖到成都本地及四川,未来随着我们整个冷链系统的升级,我们要实现的不只是在当地通过电商发展,获取在当地的销售收益,我们目标是通过京东冷链平台,把四川造成都造的产品卖到全国。

回归加超越

发展成都特色乡村旅游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刘旺

成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有30年左右历史,下一步,我们的乡村旅游何去何从?我认为要在回归和超越两个方面下功夫,发展出具有我们成都特色的乡村旅游。

回归就是回归乡土化,回到我们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去。第一要保持乡村的自然环境,乡村的空间,乡村的资源;其次要尊重乡村的历史文化,回归到我们对乡村历史文化的机理上去,比如我们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间工艺、宗祠文化等,实现从建筑兴村到产业兴村到文化兴村的转变。

超越方面,我们成都有三大法宝。第一是产品创新,我们成都这几年,在产品创新方面,做了很大探索,从传统田园到现代都市田园,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休闲度假的产品、体验旅游产品、养生产品等;第二是文化创意,如把我们一些动植物,用创意的手法表达出来;第三是产业融合,如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休闲旅游与文化。

高附加值+特点

四川农业发展之路

——和君集团总裁刘纪恒

作为龙头企业,特别是四川农户企业,我们怎么样来思考我们面对这样大的形势变化,如何确定自己发展路径问题?首先,既然你是搞农业的,你要研究农业的特性问题,它的自然属性问题,它的生态问题,它的政策性问题,它的高科技问题和金融属性问题。金融不是最重要,从和君的理论看,我们认为金融仅仅是工具,所以从这点出发,虽然面临的风险是资本的问题,是金融的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不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是否找到了一个成长的路径问题。四川不像东北,不可能搞规模化农业。四川的农业一定是高附加值的农业,是特别有特点的农业,因此要研究四川农业的庄园经济和小镇经济问题。

农业物联网的明天

成都定能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绿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晓明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于1999年提出,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基于光声电磁的传感器、3G技术、激光扫描器等各类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幵通过操作终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农业物联网在全国都处于萌芽和探索的初级阶段,在与成都的合作过程中,成都无论是在政策支持、基地拓展等方面都拿出了很足的诚意,对外来企业有着包容,这是这座城市的特点,也是我们外来企业所急需的。此外,依托当地良好的设施农业基础,成都市政府在农业产业规划与信息化推进《意见》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实施目标。我们也能抓住这样的机遇,助力成都发展物联网,我们也相信,在农业物联网的明天,成都定能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 赵荣昌 黄燕

原标题:汇聚智慧 听专家、企业家“论道”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