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窃取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信息后,他们就能复制、盗刷银行卡,分分钟让银行卡的余额变成零。
11月2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审理了这起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窃取等罪的案件。
7名来自四川、湖北等地的年轻小伙,非法复制他人身份信息,在一年间、疯狂盗刷他人银行卡100余次,涉案金额十万余元。如今,7名小伙已分别获刑一年至七年。
遭遇
银行卡在身上 卡里的钱却没了
2014年3月,成都市民李先生接到一条95588短信,内容是:你尾号为XXXX的卡、3月26日已经成功终止工行信使余额变动提醒服务,终止渠道:移动银行。
手机、卡、身份证都在自己身上,银行卡怎么会有变动?李先生马上意识到,有人在盗刷他的银行卡!
李先生赶紧拨打挂失电话,此时,他的银行卡不断产生交易,0.01元、0.01元、2620元……大量的扣款短信接踵而至,短时间内,卡上的12000余元不翼而飞。
另一市民刘女士也遭遇了盗刷。2014年4月11日凌晨,刘女士的银行卡被盗刷1665元。另一张工商银行卡自2014年4月10日23时27分开始,至4月11日5时27分,共被盗刷14次,共计盗刷人民币8886元。
刘女士一问才知道,她的银行卡一共有4次支付宝、2次网易宝、8次财付通的支付记录……
疯狂
复制他人信息 疯狂盗刷上百次
据案件承办法官介绍,七名被告是通过在网上收集被害人的身份、银行卡等信息,并根据获取信息冒充被害人,将自己的手机号绑定在被害人的银行卡上,再通过快捷支付的方式,将被害人银行卡上的款项疯狂盗刷。
据悉,从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间,7人共计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70余条,向他人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900余条,疯狂盗刷储蓄卡和信用卡100余次,受害人达到数十人,涉案金额十万余元。
2014年6-8月,7名涉嫌盗刷的男子分别被公安机关挡获。今年11月19日,案件在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审结。
法官介绍,因触犯信用卡诈骗、窃取、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7名被告已分别获刑一年七个月至七年八个月不等,并分别被处罚金15000元至78000元不等。
提示
当前,网络犯罪愈演愈烈,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谋取非法利益的屡见不鲜。因而,诸如储蓄卡、信用卡等与财产直接相关的信息保护尤其重要。小编在此提醒:
1、不要泄露个人完整信息
上述案例中的被害人无一例外是直接或间接的泄露了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银行卡卡号。
2、办理信用卡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
个人详细信息只有在办理储蓄卡、信用卡等银行业务时才会由银行工作人员掌握。因此,非正常渠道的储蓄卡、信用卡办理和信用卡额度提升等切莫为之。同时,正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不会索要手机验证码、登录密码或查询密码等。
3、注意线上交易时的网络安全
尽量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或者公共WiFi中进行网络交易,并且要选择信誉好、运营时间长、有安全保障的正规网站进行支付。
4、如若泄露信息,立即挂失、报警
当发现自己银行卡有不明交易款项时,要立刻电话挂失并及时报警,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何宇 雷恩仲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李智
原标题:大快人心!疯狂盗刷银行卡百余次 这7人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