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村政学院老师填宁夏自治区平罗县考察合作社发展情况
做广:培训辐射全国17个省市区
现在,成都各村、社区的干部们在工作中有什么疑问,往往会自然而然地登入村政学院同学群,和大家一起讨论、商量。大家在商讨时,都会不自觉地把村政学院说成“我们的学校”。
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部副主任马庆钰教授看来,这种学员“不自觉”间流露出的情感,正是村政学院短短两年里吸引全国各地村干部前来充电的原因之一。
成都村政学院创办至今,共开办了241个培训班,培训21067人,辐射四川省全部21个市州,全国17个省、市、区。其中成都市内49个培训班,7932人,约占37%;成都市外四川省内136个培训班,10469人,约占50%;四川省外56个培训班,2666人,约占13%。
“光有块牌子,没有思想底蕴和战略思维,村政学院就不可能走出成都,更不可能走向全国。”都江堰市委党校负责人介绍,村政学院一开始就走“专科、特色、开放、合力”的办学路子,结合成都市区域性改革实践经验以及历史文化积淀整体开发了党性教育、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五大特色课程,形成“专科”培训优势,这些极接地气的内容受到各地基层一线干部的欢迎。
和村政学院一样,老师们步子也越迈越大。因为在村政学院讲统筹城乡、基层治理深受喜爱,学院邓蓉、邢永亮等教师不仅受邀到成都以外的地市州上课,邓蓉老师还受邀到拉萨、那曲、西安、咸阳、昆明等地讲课,还站上了国内著名的干部培训学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讲台。
目前成都村政学院正在形成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成都村政学院自己培养的有本底、能形成比较优势的“土专家”;来自基层一线的有办法,接地气的优秀干部;学院面向全国特聘聚焦农村问题的具有大视野,接天线的“大专家”。海纳百川的师资队伍,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做深:建成全国“村政”智库
从都江堰沃土中生长起来的村政学院,不断反哺着这片土地。一批批从村政学院走出的村官,结合所学,开启新的基层治理探索。
灌口街道柳河社区开创“三网联心”,“三级议事”、“四方共管”等形式,发挥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为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路径。向峨乡及棋盘村通过农村新型社区“产居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成功转型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胥家镇金胜社区“强化党的领导,夯实自治基础,突出多元支撑”的基层治理方式,通过发挥支部领导的核心作用,解决分级做的问题;发挥村委管理的基础作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发挥群众主体的关键作用,解决靠谁做的问题;发挥多元支撑的社会作用,解决不好做的问题;发挥依法自治的保障作用,解决规范做的问题。中兴镇九龙社区通过村规民约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邻里纠纷与遗留问题等关系,初步形成了“有事找法,有问题说理”的规矩氛围,成为了构建和谐社区的示范……
一个个基层生动的创新实践,又为村政学院的教学培训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不过,目存高远的成都村政学院已经不仅定位于“村官学校”,而是成为国家“村政”智库。
在成都村政学院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牌子——“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都博士工作站”。这块牌子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是国内基层治理研究权威专家,还是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人之一。党校负责人辗转找到徐教授的电话,跟他取得联系,经过三番五次苦苦邀请,徐教授终于同意过来,但只上一堂课。没有想到徐教授到了村政学院,一番了解交流后,深受感动,不但多上了几节课,还挂了博士工作站牌,双方达成合作,将编写农村基层治理方面的教材。
除此之外,成都村政学院还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合作编写农村基层党建方面的研讨式教材;与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北京市法学会农村法治研究会会长佟丽华合作编写农村党风廉政和法治建设为主的教材。
村政学院在两年的办学过程中,本着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办学目标,总结经验、换挡升级,力争在未来3—5年内,成为继延安、井冈山之后又一个深具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为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学院提供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改革创新现场教学;联手国家级智库建立乡村治理、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数据平台,启动“村政”智库建设,真正担负起助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