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区域新闻  »  正文

打造"最成都"街巷 高新区崇德园风貌改造增"颜值"

2015-12-08 18:01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效果图

“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效果图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付晓桐)12月8日报道  青砖飞檐的老建筑旁,沿河而坐,一杯盖碗茶、一桌象棋,三五街坊话家常……这样“植根”老成都文化特色的市井味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不多见。今天,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一个回归“乡愁”的老成都民居走廊——“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在本月底的肖家河亮相。

打造市民的小街区城市名片 一期改造提升工程本月建成

据悉,“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一期)包括河道沿岸立面改造、地面改造、河道栏杆改造、新建廊亭及廊桥建设,包括还原“老成都”风貌的2000平方米立面改造、4500平方米地面改造、450米河道栏杆改造、1100平方米新建廊亭以及两座新建廊桥。

今年初,成都市规划局曾做过一次广泛问卷调查。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最能体现成都特色的城市空间是成都的“小街小巷”。“在整个规划理念上,我们尝试以‘小街区规制’为载体,打造具有传承性、开放性的街区,从崇德园规划设计之初,就赋予了开放式街区的服务业聚集度、交通便捷性、市民交流度等小街区所需要的城市化功能。”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分析,与此同时,从改造提升工程的街区呈现的角度,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注重保留城市文化根脉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传承,避免千巷一面,尽可能地保留、提升它既有的生活化文态气息,打造“最成都”街巷。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一期)绵延肖家河约500米水域,在规划设计方面,采用青砖、飞檐、石板路等具有老成都市井风味的修旧如旧设计思路,在河道两侧,正在新建的两座拱桥将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青砖飞檐、翠意盎然。“整个改造提升工程,增强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可参与性、通达性合人情味,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开放性,真正形成一个立足于市民生活的文化生态小街区,就像一个属于市民的‘城市阳台’。”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分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将于本月底完工投用。该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将于明年启动,改造完成后,位于肖家河街道所辖的肖家河沿岸,将通过“小街区规制”传承历史文化特色,为城市发展保留一份“老成都”记忆,成为成都市民寻找“老成都”城市文化风味的新兴城市名片。

“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效果图

“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效果图

全流程群众参与各方联动  商家住户共建文明公约

“崇德园改造工程启动之初,同步启动的还有社区、院落、商家的多方参与共促机制,实现‘硬件’提升工程与‘软件’持续管理同步推进。” 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硬”是指硬件建设,“软”则是指运维管理与服务,“崇德园改造工程是在成都高新区深入推进‘四改六治理’基础上启动的小街区规制工程,在此之前,我们探索了‘四二五工作法’,在此次环境风貌改造工程过程中,得以创新运用。”

据悉,“四二五工作法”是指抓好“四个环节”,即按照“群众提、院落报、社区评、街道定”流程确定院落改造项目,实现改造项目由居民做主。此外,坚持“两个来回”,即按照“两上两下”工作要求,在项目征集、评议、公示、方案确定等工作环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与此同时,实施“五步走”,即构建“需求调查、意见征求、方案听证、实施调整、结果回访”全流程群众参与机制,加强各方联动,接受群众监管,形成工作合力。

“崇德园承载的‘老成都’市井元素,源于它固有的生活气息传承,如何在不打破它既有方式的同时,实现环境提升、人气聚集之后的商家、住户及城市管理者等各方和谐共融,是一个关键问题。”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辖区治安城管民兵巡逻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崇德园“硬件”建设启动的同时,崇德园片区自治组织共同商讨通过了基于“软件”运维管理与服务的“崇德园文明公约”,其核心直指破解商家、住户潜在协调机制化解的文明和谐生态圈。

据了解,肖家河街道多方共同协商通过的“崇德园文明公约”,包括商家秩序、公共卫生维护管理等多项内容,同时,崇德园改造工程内的每户商家都有“一对一”的诚信记录管理档案,每个商户都有“诚信币”,并设立加分、扣分的分值管理系统,通过多种前置方式,实现崇德园“老成都”市井名片的城市管理软件提升可持续。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