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春运第一天,大量在外务工人员也陆续从北京、昆明、乌鲁木齐、郑州、兰州等地辗转回乡。独在异乡的漂泊、工作的不易,也让不少老乡感慨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春运”——很多人打算结束漂泊,春节后不准备外出务工了,就在本地找工作。
“明年就在成都找工作”
“今天回来是对的,天气这么好!”昨日下午,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K451次列车抵达火车北站,45岁的张玉和扛着行李和老乡走出车站。望着天上的太阳,他一边兴奋地搓着手,一边感慨“回家真好”。
“明年可能不会出去(打工)了,准备安心在成都找工作。”张师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和其他5个工友都是绵阳一个村的,去新疆主要是“摘棉花”。在那边每天从早忙到晚,两个月下来他挣了4000多。前几年,张师傅主要在工地上干活,“全国好多大城市都去过。”后来有人建议他们去新疆摘棉花。两个月后,摘棉花的工作越来越少。为了给娃儿多挣一些学费,他们就在附近打了一些零工。“明年应该不会再出去了,就在成都找工作。”
“在川陕立交那边开个馆子”
小石是乐山人,坐火车从深圳回成都,虽然才20出头,但他在外打工的日子已经有四五年。
他的行李很少。“没啥用的东西我都没带回来了,这回回来就不去了。”小石说,他在深圳一家电子设备厂工作,平时的工作就是组织车间的工人上岗、换班。
每个月1700多元的工资,几年前他还觉得不错,但随着家乡这边的工资上涨,似乎没什么差别了,他和一起打工的小伙伴向厂里辞了职,准备回家创点业,开个饭馆。“地方我们都找好了,就在川陕立交那边,隔壁有个学校,以后还要开个宜家,人很多,生意应该还可以。”
“说实话,在外面也干累了”
23岁的叶鸣旭戴着一顶鸭舌帽,刚走出站口就被朋友们看到了,大家给了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叶鸣旭刚从昆明回来,乘坐K146次列车。“明年的工作啊?还要考察一下,暂时不打算回去了。”他笑了笑说。
小叶是个老“打工仔”了,泸州人。高中没念完,就跟乡亲去深圳工地上做架子工,搭建脚手架。但这毕竟是个风险高的活。考虑到前途和人身安全,后来他跟朋友一起承包了工地食堂和小卖部。年年东奔西跑,去过广西、天津,也去过珠海和北京,哪里工地有做头,就把人马拉过去一起承包。“说实话,在外面也干累了。”小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这次回成都,就是想投奔一个做建材生意的亲戚,打算一起做点其他事情,“具体还要商量,明年暂时就不出去了。”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原标题:明年不挤春运了 留在成都工作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