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城市发展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摘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文件
“城市是我家,卫生文明安全靠大家”,这曾经是许多城市刷在墙上的宣传标语。随着时代变迁,墙上的标语渐渐被抹平了,但道理并没有过时。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要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城市是我家,繁荣靠大家
让群众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个周五的早上10点多,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派繁忙景象。各个服务窗口前都有人在办事,大厅里几排供人休息等候的座椅也都坐满了。
“原来至少要7天的事,现在一天一个窗口就全搞定。”正在办理外资企业变更业务的成都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顾莉对成都高新区的审批效率赞不绝口。以前,外商投资企业设立须先到外资窗口审批,再到工商窗口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现在,外资企业章程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可以“一窗式”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
“我们在2015年1月就将具有本级审批权限的25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窗式’服务通道,设置导办窗口,实现‘一窗进出’。”成都市高新区工商局局长李永才说,“申请人只需通过导办窗口就可以申请办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避免了申请人分别申请、来回跑路甚至摸不清门的情况。”
共享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共商也好,共建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在城市发展、治理中,必须以群众满意为导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密切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热情,为城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打造社会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
完善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优化清理、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打造社区居民“一刻钟生活圈”、叫停“证明我妈是我妈”等奇葩证明……这些变化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支持。
“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这是2015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变化之一。有的地方把政府可以公开的数据统一到云平台上,在不同技术架构的系统平台间通畅共享,不仅方便老百姓,还能从根源上杜绝政府部门办证环节的推诿、拖延、腐败等乱象;有的地方依托“大数据中心”,利用社区电子屏、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实现各类信息的循环碰撞、智能推送和共享应用,让社区居民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服务……“互联网+”的深入运用,不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流程再造和优化,而且促使政府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涌现,群众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在城市治理中,一定要兼顾各方利益,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城市是我家,繁荣靠大家”走进人们的心里,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市场共同努力的原则和目标,我们的城市才能实现共享共赢。
(原载《人民日报》1月27日第17版,有删节)
原标题:城市的事 大家商量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