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三苏祠保护维修即将完工 开馆还要再等等

2016-01-28 15:5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喻倩媛   责任编辑: 马兰

1

闭馆近三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眉山历史文化地标三苏祠,全部项目终于即将完工了!不过,渴望在春节期间一睹三苏祠风采的朋友,恐怕还要再等一等了。1月2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三苏祠官方权威获悉,根据目前工程进度和四川省文物局专家意见,三苏祠尚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三苏祠将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向社会通告。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之连续受汶川大地震和芦山地震影响,2013年8月,三苏祠闭馆,开启了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

如今,近3年过去,三苏祠的修缮工作为何还未完成?1月27日,三苏祠有关人员,说明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2

一是项目多。该项目涉及古建维修、环境整治、展陈改造、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等7个项目,是三苏祠有史以来规模最浩大、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维修。

二是程序规范。这次的保护维修项目是国家文物局灾后抢救保护维修的重点项目,从立项到资金批复,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严格按照程序逐级办理。这是对历史、对文化负责的表现。

三是文物保护维修要求高。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修缮的“四原”原则,做到最少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光是修缮古建筑所用的老木料,就花了半年多才收集齐。”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说,“建筑脊饰采用传统捶灰工艺(石灰过滤成浆后,与棉反复捶打而成),一个工人一天只能捶出一小坨,再上屋脊造型,再一点点修饰。”

四是建设要突出文化性。三苏祠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价值极高,每一个需要维修的点位、需要梳理的植被、调整的景观,都必须有历史依据和文化内涵,其背后所需要的知识含量和工作量很大。

五是要突出传承性。“三苏祠文物蕴含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需要仔细推敲、多方论证、精心修缮,才能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3

六是工程工艺特殊。“文物保护维修,不像新建工程,全机械化施工。文物修缮工艺多采用手工制作,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三苏祠的七个项目在不到3年内能全部完工,效率很高。”四川园冶古建设计院专家说,比如希腊帕特农神庙,修缮不断,工程时间超过数十年。

4

三苏祠负责人表示,目前,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和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建精品工程,传千年经典”的目标和要求,三苏祠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早日竣工开馆。“再给一点时间,还您十分惊喜。重新开放时间,将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通告。”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李庆

原标题:三苏祠保护维修即将完工 开馆还要再等等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