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3月14日报道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今日发布了2016年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网络购物”成为重要消费渠道,“旅游娱乐”和“购买汽车”成为消费新时尚;11.0%的受访者因产品或服务品质不高导致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43.3%的受访者消费能力提升 收入不稳定
根据调查报告,与前两年比较,43.3%的受访者消费能力有提升,“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物价上涨增收困难”是影响消费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调查了解受访者个人或家庭消费能力与前两年相比变化情况时,剔除回答“说不清楚”的样本,选择“有很大提高”的占7.9%,表示“有一定提高”的占35.4%,两者比例相加为43.3%。此外,还有选择“基本持平”、“有一点下降”和“下降了很多”的分别占34.1%、14.3%、8.3%。
向选择消费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的受访者追问其主要原因时,表示“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物价上涨增收困难”的比例最高,为59.8%;其次是“为子女教育预留资金”,占44.2%;第三是“为医疗预留资金”,占25.6%。
结合受访者的收入变动情况看,收入增长与消费能力提升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变动关系,因此促进消费,重点是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力。
衣食、住、教育成三大重头消费支出 旅游、买车成消费新时尚
受访者当前三大消费支出是“购买食品服装”、“子女教育”和“购房或建房”,以“旅游娱乐”和“购买汽车”为代表的享受型消费成为新时尚。
调查了解,受访者近期或今年主要消费支出情况时,选择“购买食品服装”的比例最高,占44.3%;其次是“子女教育”,占39.2%;第三是选择“购房或建房”,占23.9%。此外,受访者对“购买汽车”和“旅游娱乐”的选择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5.5%、12.3%。结合受访者偏好看,选择“购买家用电器”、“购买汽车”、“旅游娱乐”的受访者对品牌的关注度都较高。
向选择“旅游娱乐”的受访者进一步了解出游目的地时,选择“国内省外”的比例最高,为41.3%;其次是“省内其他市(州)”,占30.5%;第三是“境外地区(含港澳台)”,占15.8%;第四是“本市(州)”,占12.4%。以上结果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出境旅游便利性提升,出省出境游成为旅游消费新时尚,居民消费结构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变。
网购成重要购物渠道 逾五成受访者年支出20%用于网购
调查报告显示,“网络购物”成为受访者重要的购物渠道,逾五成网购受访者2015年网购消费金额占全年消费支出比例超过20%。调查了解受访者目前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时,选择“商场或超市”的最多,占84.6%;第二是“网络购物”,占44.2%;第三是“便利店或小卖部”,占29.7%。此外,还有选择“专卖门店”的占26.0%,“乡镇集市或农贸市场”的占12.9%,“商品批发市场”的占12.2%。
进一步向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受访者追问2015年网络购物金额占全年消费支出比重时,剔除回答“说不清楚”的受访者样本,选择“10%及以下”的占30.5%,表示“11%—20%”的占17.2%,“21%—30%”的占17.5%,“31%—50%”的占19.1%,“51%及以上”的占15.7%。
近三成受访者表示曾遭遇消费问题 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当前遇到消费问题的受访者比例较2015年调查结果下降2个百分点,遇到问题后选择积极维权的受访者比例有提高。在问及受访者“在2015年消费中是否遇到过产品质量安全、消费欺诈、商家宰客等问题”时,有26.4%的表示“遇到过”,其中城镇为27.8%,农村为24.8%。
在2015年遇到问题的受访者中,选择积极维权的占60.5%,其中包括:“直接与商家交涉”的占54.9%,“通过消费者保护机构协调解决”的占3.9%,“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占1.1%,“通过媒体曝光”的占0.6%。另外,有38.3%的受访者选择“怕麻烦,忍气吞声算了”,选择“其他”处理方式的占1.2%。分城乡看,农村受访者选择积极维权的比例为53.8%,低于城镇受访者的65.6%。
对比2012—2016年调查结果,遭遇消费问题的受访者比例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遭遇消费问题选择积极维权的受访者比例变动不大。
消费越来越追求个性化 当地市场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同时,11.0%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市场(不含网购)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能满足现有消费需求,主要原因是“商品或服务不够多样化,不能很好满足个性化需求”。
调查了解受访者所在居住地市场(不含网购)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其消费需求时,剔除回答“说不清楚”的受访者样本,选择“完全满足”的占11.4%,回答“比较满足”的占18.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59.1%。还有选择“不太满足”和“不满足”的分别占7.5%、3.5%,以上两者比例相加为11.0%。
进一步向表示不能满足现有消费需求的受访者追问原因时,选择“商品或服务不够多样化,不能很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比例最高,为51.5%;其次是“商品或服务价格不合理”,占35.8%;第三是“商品或服务质量不好”,占35.1%。
结合消费渠道看,认为当地市场“不太满足”、“不满足”消费需求的受访者中,选择“网络购物”的比例分别为52.0%、46.3%,均高于受访者整体选择比例(44.2%);结合消费偏好看,认为当地市场“不太满足”、“不满足”消费需求的受访者中,对“品牌”的选择比例分别为34.1%、36.0%,均高于受访者整体选择比例(30.0%)。以上结果表明,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升级和购物渠道多样化,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各地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才能有效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质量”成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
此外,购买商品时,受访者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是“质量”、“价格”和“服务及售后保障”。
当问及受访者在购买商品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时,选择“质量”的比例最高,为81.3%;其次是“价格”,占51.8%;第三是“服务及售后保障”,占33.4%。此外,还有选择“品牌”、“外观”和“售卖场所”的分别占30.0%、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