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成都凤凰陵园公墓四周道路出现拥堵现象。
成都凤凰陵园公墓已进入祭扫高峰。
周六上午,驾着车来到公墓,领一束康乃馨,听一曲古筝,下午,到桃花点位赏花,回家后,打开电脑,为逝者“上香”、“献花”。
3月19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成都境内的公墓发现,祭扫的风俗有了些许变化,更多市民选择了生态化的祭奠方式。
变化
墓园内百花齐放鲜有鞭炮声
19日下午4点,长松寺公墓,拥堵的人群开始散去,墓园内百花齐放,菊花、玫瑰、玉兰不一而足。市民余女士挽着丈夫,手捧康乃馨、柳枝,来到鲜花葬区。据余女士介绍,在一片黄色蝴蝶兰下,葬着她的母亲,没有任何形式的石碑,母亲的名字“刻在”了在网络上。点开一个祭祀网站,记者看到余女士母亲的生平往事,家族家谱,在她母亲的照片下,家人通过点击“上香”、“献花”键表达哀思。
像余女士一样选择生态葬的还有其他四千余人。长松寺公墓负责人介绍,生态安葬墓位占总数的10%,最先落成的生态葬园区已经“满员”。从树葬到草坪葬,再到鲜花葬,为逝者刻画名字的方式也随之演变。记者在黄桷园看到,一个个圆柱状花岗石桩密密麻麻地立着,上面分别刻着逝者的名字,在玉兰园就变成一块刻着一百余个名字的石碑了,而在红梅园,逝者的名字已经无从寻找。
墓葬区,市民李先生站在父亲的墓碑前,将吸着的烟掐灭,放到墓碑前,“就当是以前的火烛了”。不远处,前来祭奠外婆的黄女士将满天星、非洲菊、康乃馨交叉在一起,放到墓碑旁的小树上。一名男子顺着琴声寻找到古筝演奏者,称要将买来的纸钱兑换琴音,“妈妈最喜欢听《高山流水》了。”
在墓园内,偶尔能听到鞭炮声,长松寺公墓负责人说,多年前,这样的声音从早到晚不消停,去年,约70%的祭扫人不再放鞭炮,今年,这样的占比能达到80%。多个墓地负责人表示,烧纸钱的数量相比去年减少了四分之一。“安葬是一次性的,祭祀是反复的。”长松寺公墓负责人说,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化于4年前,随着雾霾开始被热议,选择生态祭扫的人越来越多。
出行
祭扫顺道赏桃花 避堵攻略看过来
上周,错峰祭扫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了沿途的拥堵。“这个周末,车流量约是上周的两三倍。”民警提醒,祭扫高峰期来临,这样的情况还会在下周末及清明小长假期间出现。
磨盘山公墓负责人称,今年他们增加了10%的墓位,19日上午,人流量为上周的3倍,不足一千的车位已经停满,“直到下午交通才缓和了许多”。
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前往龙泉各公墓祭扫的市民往往顺道赏桃花。祭扫高峰遇上桃花节,“主道路全线爆满,一直持续到下午。”为此,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民警支招避堵,建议从成都前来祭扫的市民可经成简快速路至长松寺出口出匝道到达长松寺,返回时出山门左转经成简桥下掉头匝道再次进入成简快速返回成都。需前往桃花故里景区的车辆,可经成简快速通道一号高架桥下掉头,再经山泉镇观光路至老成渝路前往。
华西都市报记者毛玉婷摄影朱建国
原标题:纸钱换琴音 八成人祭扫不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