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明星天价,热钱滚滚 中国电影“综合征”怎么治?

2016-06-17 20:05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演员身价高企,年收入动辄千万上亿,其他制作成本只能靠边站?“热钱”熙来攘往,卷走短期收益,潜心创作真的落伍了?从片场到片库,竟然还有半数电影新片被“隐形”。

中国电影年票房已突破440亿元,十多年来的连续高速增长,取得了骄人成绩,有诸多经验可以总结,但同样不容回避的是业内浮躁之气有所增加,这些电影“综合征”又该怎么治?

症候一:明星片酬涨涨涨,天价只为几张脸?

“片酬50万一集‘不贵’!80万没到‘天花板’!”“年收入过亿,才好意思说?”近年来,明星片酬几何倍数的溢价,让行业内外大跌眼镜。

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显示,尽管公开个人年收入过亿的明星仍是凤毛麟角,但排名靠前超过5000万的有10人之多。多位制片人向记者反映,每筹拍一部作品,半数预算被明星瞬间“拿走”的现象,已不是业内秘密。

片酬虚高,影响不可小觑。一方面,水涨船高,片酬带动整体,导致交易市场上,名实不符、量价背离的现象增加,影片软硬件跟不上。另一方面,为绑定“几张脸”,通过综艺节目、影视项目合资合作组建公司,将明星片酬从成本预算“变成”利润共享,花样百出。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一些老艺术家表示:“过度娱乐”引发“劣币驱良币”,最终受损的是文艺创作本身。

警惕电影艺术“明星化”!“把钱都花在明星身上,而电影的制作和场景做得都不够好,这是一个陷阱。”著名导演李安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提醒,过度的明星化,是港台同行一路走来的教训,一定要警惕。“关键是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想有关系的东西,最后看的是他们打动人心的品质。”

参加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韩国、印度影视工作者认为,演员是中国电影生态的“门面”,价格虚高也会波及周边国家地区,通过行业协会监督并适当调控演员价格,才能形成有秩序的区域性跨国影视市场。

症候二:“热钱”跟风陷阱多,谁来关心创作?

“没有人关心你的剧本,谈电影金融的时候,与影视创作已经毫无关系。”电影《赵氏孤儿》编剧高璇、任宝茹近日在上海影视四季沙龙上坦言。

随着“热钱”涌入,部分影视作品、影视创作失掉了本该有的文化属性,只强调金融属性,一些“门外汉”快速卷走了业内短期收益,这比“明星化”更令人担忧。

2016年上半年,影视过度“金融化”有所抬头,《叶问3》出品方等“卖票房”被叫停,“中晋系”民间融资的“庞氏骗局”也波及部分影视内容,企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被警方查封,最终殃及普通投资者。

多位影视界知名人士指出,电影投资增加,本是好现象,但电影人需时刻警惕——不要走入“热钱”陷阱。《魔兽》制片人亚历山大·加特纳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南兹电影投资论坛”上说,融资本身无可厚非,但资本的走向还要看电影的前期筹备和实际质量,在市场上不能随意胡来。

“若掉入‘热钱’陷阱中,形成一个疲乏状态,最后变成观众连看电影这回事都觉得不重要了。”李安认为,这种情况对文艺创作是十分危险的。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提出,不能只看一时“钱多、热闹”,要对“热钱”退潮时,整个行业的预警机制和自救措施提前设置规则,防控风险。行业内对正在审议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很期待。

症候三:53%新片成“隐形人”,“影院一日游”如何终结?

“去年院线上映国产片数百部,拿到片单却发现七八成连电影名字都闻所未闻,优秀国产片都去哪儿啦?”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传媒关注单元”评委提出疑问。

一边是特效大片《魔兽》7天横扫10亿元票房,另一边是一些上档新片几乎“波澜不兴”,新片在国内影院“一日游”甚至“半日游”的大有“片”在。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生产故事片686部,其中在商业院线上映的320部,另外366部尽管不排除在其后几年上映或参展参赛,但占比超过53%国产新片成了“隐形人”,依然令业界惋惜。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挖掘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艺片,《喊·山》《盛先生的花》等虽是新锐导演作品,没有“明星脸”撑场,却细腻聚焦“打拐”和养老等当下社会热点,令观众产生共鸣。评委提出,这样的影片,院线能否多放映一些。

一些文艺片爱好者还提出,前不久制片人方励“百鸟朝凤式”的下跪,只是激起院线市场的一丝警醒,制度规范亟待先行,否则今后仍会是“一片一下跪,一事一处理”,难以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

全国日均电影票房的“大票仓”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负责人分析,也不排除有些院线排片趋利意识过强,导致个别大片“独霸”,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势在必行。

“尽可能增加‘有效供给’,形成多元化的排片市场和个性化的院线分布很有必要。”上影股份公司总经理张丰分析,治理新片“隐形人”现象,通过行业协会、“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加以规范,才能提升院线自身的品质定位和利用率,从源头上设立院线排片合理化和丰富度的监测评估机制也很重要。

原标题:明星天价,热钱滚滚 中国电影“综合征”怎么治?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