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青龙湖水库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新名片

2016-06-18 07:58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青龙湖全景

绿意盎然

 

 花绽春日

 

远眺青龙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成都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有着良好生态本底。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生态系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来打造,进一步加快环城生态区等建设,让市民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让成都以更加优美的城市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水,似明镜,映照出我市近年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科学规划、梯次推进和完善河流水系建设,进一步做好水文章,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成都一直在行动。

就在去年12月10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大手笔——青龙湖水库(一期)正式建成并对市民开放。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宜人成都”的发展愿景,青龙湖在成都人手中化茧成蝶,呈现出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华美新颜。 而它,也成为继锦城湖、白鹭湾湿地之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成都环城生态区上的又一颗翡翠明珠!

今天,我们走进青龙湖水库,解读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生动实践——

A生态本底的呈现 生态先行 动静分区

要义提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成都以更加优美的城市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把生态系统建设、河流水系完善作为绿色的基础设施来打造,精益求精抓好每个细节,极大提升成都水生态环境。

走进位于龙泉驿区十陵镇的青龙湖,首先就会为它宽广的水面感到震撼。据介绍,该水库于2008年正式开始蓄水,经过多年的封育管理,植被涵养生长,形成了密林与湿地,也孕育了生机盎然的湖泊景观。为了维系这一片自然的城市绿洲,建设方成都兴城集团提出了按照“生态先行、涵养文脉、动静分区、人景交融”的理念,打造“国际湿地瑰宝,成都生态名片”的建设目标。

“青龙湖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我们采取了理水、通脉、塑园、建瓴、织绿等手段,致力于打造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景区。”带领笔者一起来到青龙湖的成都兴城集团有关负责人指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介绍道。

青龙湖水库北起成洛路、南抵成渝高速、西至十洪大道、东临绕城高速,计划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向市民开放。一期工程根据原始地理条件均分为静态保育区和动态活动区两大区域,其中静态保育区是动物、植物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动态活动区分布着独具特色的“青龙九景”,是市民滨湖亲水、览遗怀古的乐活空间。

生态项目,生态构建——在项目实施中,成都兴城集团非常注重对库区原始地貌特征的保护,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在景点布置方面,注重与原始地貌的顺接和恢复,不进行大开挖,而仅对局部地势做调整。在植被保留方面,对现状林地进行了大面积保护,对库区内的裸土与荒地进行了植物补种,仅在重点打造的景点种植了高大乔木和观赏性植被。在库区道路设置方面,大部分游线系统都建立在原有路基上,并与景点布置进行统筹考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串接。

作为我市都市生态库区,青龙湖在水体涵养方面也极有特色。首先,恢复了水库水位,形成了更广阔的水域形态;其二,对现状水岸线进行了梳理,保持了曲折蜿蜒的岸线形态,种植了滨水景观植物,增强了水岸线的亲水性和观赏性;第三,在水下部分区域种植了浮水、沉水植物,在原有的水塘和湿地区域补种了水生植物,构建起水下生态系统。这样灵动、丰富的水岸线景观体系,就使蜿蜒曲折的水岸边界呈现出了有趣的季象变化。

除了“水”,青龙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花”——库区种植了多品种、多层次的四季特色植物,形成“月月花不断,四季景不同”的观赏效果,仅彩叶树就多达3600株,樱花树更多达5000株。未来,人们将在青龙湖领略到“春来樱花烂漫,夏季荷叶连天,秋日五彩斑斓,冬有傲梅斗雪”的四季美景。

除了自然景观,库区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库区内分布的多座明代蜀王陵墓,为青龙湖增添了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青龙湖在文态的梳理与传承上,也始终以独特的蜀地明文化历史为背景,在景点中传承与借鉴蜀地明文化的建筑和园林风格,将历史文化体验有机地融入游憩功能中。在库区的道路、广场、房屋、标识系统中,无不体现着明蜀文化的传统符号,让整个青龙湖的人文景观呈现出质朴雅拙的风格,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与传统意蕴的景观风貌。

B海绵城市的载体 透水蓄水 净化利用

要义提示: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依托江、河、湖、库等水系资源,不断提升城市对自然来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等“海绵”功能,加快构建河湖连通、人水和谐的生态新格局。坚持海绵城市理念,以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海绵型城市水生态、海绵型小区和海绵型绿地等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何谓“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成都兴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原来也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通过渗透、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设施,让自然地上水文条件尽量不受到开发的影响。

笔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而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最关键的在于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般来说,区域内的大规模水源,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表示,成都将环城生态区上的“六库八区”建设,全部纳入“海绵城市”的规划当中,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调节。而笔者从市建委获悉,我市将把环城生态区作为最大的城市海绵综合体进行打造,其中就包括青龙湖水库的建设。

那具体到青龙湖水库,是怎样体现海绵城市的打造思路的呢?据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格局上,库区依据现状的不同进行了分级设计——对于需要保留的生态保育区,保留现状鱼塘及湿地,完善和加固库区的滞洪、蓄洪能力;在需要重新梳理的改造区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计算机中输入成都市年降雨量,对雨水径流进行模拟运算,之后基于现状整理微地形,将雨水汇水面和按照海绵城市设计指南设计的雨水花园、下渗浅沟以及潜流湿地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通俗地来讲,青龙湖由于充分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打造,所以实现了下渗的雨水对现有湖体和此区域的地下水的有力反补,而良好的自组织自净循环系统,也成为环城生态区海绵城市理念的又一典范。”设计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青龙湖水库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名片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