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老人将5万元救命钱存银行 2次被莫名买理财产品

2016-07-04 07:21   来源: 重庆晨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7月3日,北碚区,余婆婆和家人都想不通钱是怎么被转走的。

这几天,为了一笔5万多元的存款,73岁的余婆婆和家人的心都是悬着的。余婆婆说,为了方便给老伴治病,她把多年存下的5万元钱存到唯一的一张银行卡上,不想第二天这笔钱就“不见了”,差点耽搁了治病。事后一查,才发现这笔钱被莫名转成了“7日理财产品”。经过和银行交涉,这笔钱被退回活期账户,不想没过几天,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成了另外一款理财产品。而这回,银行拿出了一叠资料……

第一次被转

救命钱莫名买了理财产品

日前,一则名为“北碚某行,我的5万救命款哪去了?”的帖子在天涯论坛引起了关注,发帖者正是余婆婆的女婿。

昨日,在北碚状元碑某小区,记者见到了余婆婆及其家人。

余婆婆和老伴在七八年前办了这张银行卡,并且一直只有这张卡,也没有开通网银。两人的退休工资平时都是用存单的形式存定期,每次存完后余婆婆还要找工作人员确认。

6月28日,余婆婆老伴病重,住进了沙坪坝区的重庆肿瘤医院。医生通过彻查,要求其次日转到歌乐山重庆胸科医院诊治。

6月29日,余婆婆担心携带大额现金不方便,也怕从北碚去歌乐山的途中出意外,就将夫妇俩退休十多年省下来的5万元,在这家银行北碚区城南分理处的人工柜台存进了这张银行卡上。出于习惯,也因为这笔钱重要,余婆婆还跟工作人员确认了一下。

6月30日凌晨,余婆婆从北碚赶往沙坪坝,在肿瘤医院给老伴办完出院手续,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歌乐山。当天下午两点,医院开始挂号缴费,余婆婆拿着银行卡缴费时,却被告知卡里只有几百元。余婆婆当时急得差点昏过去:前一天下午才存进去5万元,怎么就没有了呢?好在子女带有现金,才解了急。

当晚回到北碚,余婆婆的儿媳立即去柜员机上查询,发现5万元钱,在6月30日上午被转成了“7日理财产品”。

余婆婆称,自己存钱时跟工作人员确认过:这笔钱可以在次日取出。其间,也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和提醒,钱就被拿去买理财产品了。

7月1日,余婆婆与家人一起到银行找到大堂经理。过了一会儿,5万元被退回到余婆婆的账户上。

第二次被转

退回的钱又被买了理财产品

昨日下午,记者陪同余婆婆一家人,来到这家银行北碚区城南分理处。

在找相关负责人理论前,余婆婆家人再次在ATM机上查询了下这张卡的余额。大家惊讶地发现:这笔五万多元的存款又被转走了,卡上又只剩下了三百多块钱!

“咋回事?我们都懵了!”手里捏着之前的明细,余婆婆一家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争议

余婆婆:没有,电话号码也不正确 银行:并无过错,已将资料交银监

在银行接待室里,工作人员解释称:钱还在,是在另外一款理财产品里,是“之前未及时关闭的理财产品项目”。此外,工作人员还拿出了一叠资料,均为复印件,里面有该银行卡交易的明细,还有《证券与账户贵金属卖出委托单》三张、《个人客户现金管理信息回执》二页,还有一个名为《个人客户现金管理须知》共计三页。

工作人员称,这些资料都是在系统里查询到的,余婆婆签这些协议是在去年的5月27日,距今一年多。但余婆婆及家人均对此表示否认,余婆婆说:“我从来没签过这些字!”家人则表示需要原件,要对余婆婆的签字作笔迹鉴定。

对于此前已经取消理财产品交易,现在“又冒出了一款新的理财产品”,而且未尽告知义务,工作人员称:柜台的权限也查不到这些内容,所以没有告知也不足为奇。

工作人员一直称,余婆婆是自愿购买了某种“基金管理”项目,所以银行的所有款项转移都是合理的,“而且转移到余婆婆的账户下,收益是她得,收益是活期利息的3倍呢!”

但余婆婆及其家人表示对此毫不知情,而且称上面的签字都不是余婆婆签的,并且所留电话也不是余婆婆的电话。现场一时僵持不下。最终,余婆婆一家人表示把这笔五万多元钱取出,销户,但对此事保留上诉权利,将追究到底。

银行则认为,余婆婆确实签了协议,自己至多是在此项目的宣传上不够力度,所以才会引起这样的恐慌,从法律上说,银行方面并没有过错,并表示已经将相关资料交给银监部门,欢迎有关部门予以督察。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系化名)

原标题:老人将5万元救命钱存银行 2次被莫名买理财产品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