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要求网络媒体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信息社会,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播技术的进步让信息传播平台变多,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速”。多,带来不同;快,也带来不同。信息传播的渠道多了,速度快了,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虚假信息增加,有的网站甚至传统媒体不加核实转发一些社交媒体的即时信息,结果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并不少见。还记得今年春节前后,一则“上海女孩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的热门网络信息经新媒体传播后引发广泛争议。后经有关部门调查,发帖者春节压根没去过江西,文中内容纯属虚构。但经舆论发酵,已给当地带来不良影响。
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网络媒体发展,顺应了社会需要,国家也对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予以政策支持。但支持网络媒体发展的前提,是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同时还要尽可能客观、全面和公正。真实、客观、公正,是信息传播基本的伦理元素。这些伦理元素的缺失或者含金量不足,网络媒体的信息不但无法令人信服,个别时候还给谣言传播以可乘之机。不实信息多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没了,新闻业的信誉没了,不时受到虚假信息侵扰的国民难得安宁。意识到虚假信息的这些危害性,就可以理解国信办为何要出重拳制止虚假新闻。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世上本没有规矩,出格的人和出格的事多了,为了社会秩序的有序,规矩才慢慢立了起来。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拿酒驾来说,在酒驾入刑前,苦口婆心规劝驾车的人开车别喝酒,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他们普及酒驾的危害,对于那些有自制力的人来说有效,对于置若罔闻者就失了灵。有了法制这个强有力的他律手段,酒驾的风险高了,酒驾的行为显著下降。同样,制止虚假新闻,新闻院系的老师们课堂上讲,也经常有新闻报道对虚假新闻进行揭露和批判。至于效果如何,看看媒体上关于不实信息的查处案例报道就知道答案了。
家庭教育讲究“溺爱之子不成材,小树不修不成苗”。虚假新闻治理,自律作用必须但有限,他律约束就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软。给网络媒体订规矩,通过管理部门立“规矩”约束网络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对虚假信息(新闻)传播者要有所惩罚,并且这种惩罚是有痛感的惩罚,才可以让那些传播虚假新闻的网络媒体懂得“规矩”的重要性。这次,国信办通报并处罚了几家知名网络媒体,这样的他律约束对于制止网络虚假新闻更有意义。比如今年3月,成都某公司策划“优秀单身女士”甄选活动,聘请200名兼职大学生前往现场充当征婚女性,并利用网络媒体以“成都女子组团赴迪拜相亲”为噱头进行营销炒作,一度引起国内众多媒体和网民关注。后经执法部门调查,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被处以10万元罚款。
强化他律约束,既要管理部门及时与时俱进出台相关规矩,又需要管理部门对规矩不折不扣地执行。管理部门针对网络舆论反响强烈的虚假信息进行核实,查实后加大对涉事媒体的处罚力度。只有他律约束常态化,网络虚假新闻才可能收敛许多。
倡导自律约束,强化他律约束,双管齐下的约束才可以有效制止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
原标题:蓉平:制止网络虚假新闻须强化他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