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数了有关创新与繁荣的各种争议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把话题聚焦到了中国。
在6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以下简称“成都创交会”)上,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创新能获得繁荣。但他紧接着又反问:什么样的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繁荣?
不仅仅是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在为期三天的成都创交会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韩国等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现场观摩了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果,并和中国同行一起,加入了一场有关创新与繁荣的大讨论。
老外发现中国年轻人开公司的多了,创业的多了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注意到,2014年9月在大连,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要利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
“一年之后,李克强再次为草根创业者发声、代言,在那之后政府就放松了个人进入商业和工业领域的管制,并且为互联网通信和软件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了补助金。”菲尔普斯说。
在此次论坛的主办地成都,菲尔普斯的结论能找到例证。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中村修二的印象中,成都与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年轻人开公司的多了,创业的人多了。
统计数据对中村修二的印象提供了支撑。在中国大力推动双创工作的2015年,成都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市场主体990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总计248583户,同比增长33.79%。现在,成都每10个户籍人口即有1户市场主体。
分析显示,从行业分布看,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尤为迅猛。其中,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类企业新登记户数最多,达11034户。
成都的做法受到一些海外嘉宾的好评。美国驻华使馆使团公使阮大为说,成都已经成为创新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地方。
韩国首尔市经济振兴本部创造经济价值企划官金容福坦言分析,成都会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城。他还提供了四点理由:一是教育资源好,众多高校云集;二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多,市场大;三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四是成都重视创新。
中国仍需虚心地向世界学习
“中国实际上是第一个勇敢行动的国家。”菲尔普斯说,中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做出勇敢的行动,至少表明中国具有独到的洞察力。他分析说,如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能够成功,那么中国将成为唯一走向繁荣的国家。
不过,在这场热闹的双创盛会上,当很多海外嘉宾表示要关注中国、学习中国的时候,一部分中国代表反倒表现出了冷静。
在主论坛上发言的时候,纪录片《创新之路》总导演李成才坦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世界范围内中国人谦卑地低下头向世界学习。”他说,“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拍摄《创新之路》,我会说:因为我们国家想创新,渴望创新,我们正走在创新的路上。”李成才说。
(原载《中国青年报》7月5日第10版,有删节)
原标题:唯有本土化创新 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