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第五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幻想类征文启动仪式举行。此次征文设一、二、三等奖及微像发现奖,此外,还有科幻大咖刘慈欣、何夕、王晋康、韩松提供的特别奖品。何夕将担纲评委会主席,刘慈欣、王晋康等著名科幻作家将担任评委。
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环节采取无命题式征文,须以科学幻想为核心元素的中短篇小说(字数要求:3000~30000字)。科幻作者可于即日起至10月31日前,登录www.wcsfa.com,将作品按要求投递。
复赛环节以赛事评委会提供的开头(含有成都元素)为引续写一篇科幻小说。最终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12月24日公布。一等奖获得者将获得10000元的奖金和由科幻作家刘慈欣、何夕、王晋康、韩松提供的特别奖品。
少儿科幻“三小龙”点赞科幻周 “成都作为科幻之都当仁不让”
昨日,被誉为中国少儿科幻作家“三小龙”的陆杨、超侠、周敬之三位作家,首次会聚成都,举办了一场现场分享会和主题签售会。其中陆杨还是四川本土作者,也是中国作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双料会员。对于成都这次举行的科幻盛宴,三位作者都赞不绝口,“成都作为‘科幻之都’,是当仁不让的。”
在分享会上,主持人代不少家长问了陆杨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想象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拓展想象力的边界。陆杨表示,“从创作角度,如果没有想象力,创作无法完成。创作就是搭建一个想象的空间,如果没有很广的阅读面,没有很多知识垫底,要写出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陆杨建议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在写作上具备很好的想象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多去看影视作品,很多很棒的影视作品提供了好的想象的空间。
对于成都此次举办国际科幻电影周,三位作家也是频频点赞。“成都这次是站在国际高度,把全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家都集齐到一个圈子里来。”陆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圈内的朋友们都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赶来,包括他认识的一个老师此次还专门从加拿大飞过来。“从对科幻的热爱、真正的投入上来说,成都在国内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这座城市能够称之为‘科幻之都’,的确是当仁不让的。”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第五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幻想类征文征稿启事
“未来科幻大师奖”于2012年创办,其初衷是为团结全国各类科幻群体,发现和培养更多科幻文学作家,促进科幻文学行业不断发展。经过4年的发展,“未来科幻大师奖”累积投稿量近千篇,同时涌现出阿缺、灰狐、胡绍晏、念语等一批活跃在科幻文学创作一线的科幻作家,其中历届征文比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也正在影视转化的制作过程中。2016赛凡科幻空间携手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成都市科学青年联合会正式启动第五届“未来科幻大师奖”,我们热诚期待您的参与。
一、主办单位:赛凡科幻空间
二、联合主办单位:
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
成都市科学青年联合会
三、战略合作伙伴:微像文化 游族影业
四、参赛对象:海内外科幻作者、科幻从业者及科幻爱好者均可参加。
五、征文要求:
1、原则上只接收电子版稿件,勿用附件,请根据投稿网站要求填写相应的文章内容和作者信息。2、杜绝化名多投,杜绝抄袭。作品必须确系作者本人创作,并未与任何一家媒体有版权归属签约,参赛者应保证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文责自负。
六、环节设置:
本次征文设置初赛与复赛两个环节。文稿内容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且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1、初赛环节采取无命题式征文,须以科学幻想为核心元素的中短篇小说(字数要求: 3000~30000字)2、复赛环节以赛事评委会提供的开头(含有成都元素)为引续写一篇科幻小说。(字数要求: 3000~30000字)
七、投稿地址:www.wcsfa.com
八、征文日期:2016.08.20至2016.10.31初赛投稿期;2016.11.12至2016.11.13入围公示期;2016.11.14至2016.12.05复赛创作期;2016.12.24公布获奖名单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 1名 奖金10000元
(由科幻作家刘慈欣、何夕、王晋康、韩松提供的特别奖品)
二等奖 2名 奖金5000元
(由科幻作家刘慈欣、何夕、王晋康、韩松提供的特别奖品)
三等奖 3名 奖金3000元
人气奖 2名 奖金500元(人气奖由大众投票选出)
微像发现奖 1名 奖金10000元(用于评选特别适合制作游戏或影视开发的优秀科幻作品)
十、评委组成
何夕(评委会主席,科幻作家,代表作《天年》);刘慈欣(科幻作家,代表作《三体》系列);王晋康(科幻作家,代表作《天父地母》);吴岩(科幻作家、学者);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宝树(科幻作家,代表作《时间之墟》);江波(科幻作家,代表作《银河之心》系列);陈楸帆(科幻作家,代表作《荒潮》);夏笳(科幻作家,代表作《关妖精的瓶子》);张冉(科幻作家,代表作《起风之城》);迟卉(科幻作家,代表作《荆棘双翼》);阿缺(第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得主,代表作《与机器人同行》);灰狐(第四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得主,代表作《招魂》)
(记者 李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