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华区援藏干部修天路:海拔3000米 8.5公里 52道弯

2016-08-24 07:1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李仲祥正帮当地村民喂鸡,他说自己已想好了村里未来发展的路径 

7月14日,李仲祥主持修建的水泥路将要完工,坐拖拉机去村上时,当地村支书紧拉着李仲祥的手

崃衣山位于丹巴县巴底乡,海拔3000多米,相对高度上千米,山势陡峭。当地有句土话来形容崃衣山的险要,“站在山脚下望崃衣山,帽子都要望落。”

山背后,拥有48户人家的崃衣村“隐居”在此。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与外界联系微弱,崃衣村成为丹巴县5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成华区(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成员李仲祥,作为37名队员中唯一挂职“第一书记”的援藏干部,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天路修到了崃衣村口。8.5公里的通村路,成为崃衣村207人脱贫的生命线。

脱贫路

连接外界的生命通道

遥望崃衣山,之字形公路在青山上曲曲折折地延伸,山脚连着省道211,山顶通向崃衣村。这便是李仲祥主持修建的通村路。

村支书阿布回忆,17年前,村民曾自筹资金修了条2米宽的土路,村子才与外界有了联系。但不到10年,土路就被拖拉机、收割机和泥石流破坏成了烂泥路。“一下雨,拖拉机就开不上山,稀泥巴让整个脚背都要陷进去。”

2015年9月,援藏一年的李仲祥被任命为崃衣村第一书记,主抓村里的扶贫工作。第一次上山,李仲祥穿着雨靴一步一趔趄,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一定要给老乡修条好路。”上山后,他看着自己满身的泥浆和村民期待的眼神,定下了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

李仲祥找到成华区(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正好有援藏干部在丹巴县交通局挂职。在多方努力下,今年3月,崭新的两车道公路在崃衣村口正式动工,并以每天300米的速度往山脚延伸。“预计下个月中旬就能完工,路修好后,老乡坐车上山只需要20分钟。”李仲祥告诉记者。

致富路

打通产业兴藏的经脉

36岁的李仲祥原是成华区疾控中心的检验员,援藏两年,他的双鬓已斑白。每个月,李仲祥有一半时间住在村里,督促道路的修建。中午,和老乡在一口锅里吃饭,晚上,和老乡在一张床上睡觉。

崃衣村的通村路长约8.5公里,在悬崖上盘旋上升,共52道弯,一侧是刀劈一般的峭壁,一侧是泥沙滚滚的金川河。修路,打通的不仅是村民日常出入的通道,更是村民脱贫致富、产业兴藏的经脉。

李仲祥说,通村路还没修完,他早已为村民想好了未来发展的路径。借鉴周边村的成功案例,村里已有党员示范户试点高原养鸡。“用玉米粉喂出来的鸡,很受城里人欢迎,每个鸡蛋能卖2元多。”

村民德尔吉投入8000多元,首批饲养了100只小鸡。他预计,以后每天会产出四五十个土鸡蛋。对于鸡蛋的销路,他很有信心:“路修好了,鸡蛋就能运出去卖,城里人还可以坐车上山来耍,到我家吃柴火鸡。”

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