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获批受到多方关注。昨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与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四川自贸区的重要意义与实质利好,对自贸区的建设提出期盼与建议,而成都在四川自贸区的核心角色以及在此契机下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依照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其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从定位来看,“开放”无疑成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关键词,对于自贸试验区对开放的促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则有着他的理解。
李后强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试验区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开放的质与量、层级和水平,“自贸试验区的获批将给四川和成都带来历史性的影响,推动其成为西部开放高地。”李后强进一步解释称,质主要体现在内涵的变化,体制机制的创新;量则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体量增大,交流合作机会增多。李后强表示,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是主体是核心,成都在体制上应真正与国际接轨,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有自身特色的贡献。
李后强认为,四川与成都的开放已成为国家举措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省市自己的事,建设自贸试验区鼓励自主创新,必须大胆探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自贸试验区在国际上是一块“金字招牌”,全世界都知道它的优势和特点,在自贸试验区获批后,众多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都会蜂拥而至,带来资金和项目,谋求发展。
“按照经验,自贸试验区实行负面清单运行,不用审批,关税大大降低,能够为企业松绑。此外,建设自贸试验区更能够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国方便,投资和娱乐多元化,享受国际医疗等高端服务,是典型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李后强进一步补充道。
李后强表示,早在几千年前,四川就把丝绸和茶叶卖到南亚地区和一些西方国家,从而成为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地区,成都也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城市。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多年的重要梦想,也是省市人民的深切愿望,在当前应结合西部特别是省市实际,按照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加大研究深度和广度,注重实效,力争交出满意答卷。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李后强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在他看来,除了在体制上真正与国际接轨,在机制上真正讲效率,在供给上也需要有好产品好商品,同时文化上更加包容多元并强化规则意识,“大力发挥成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做出好东西,让世界不但了解舌尖上的成都,也要了解产品上的成都。”
本报记者 马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