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她用上千张照片 记录告别前的筒子楼

2016-09-07 07:1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邓捷镜头里的筒子楼(图片由采访对方提供)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邓捷说,虽然筒子楼不在了,但老邻居的情谊还在,她会一直保存这些照片,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9月6日,内江城区一家庭茶楼内,48岁的邓捷在接待客人之余,不时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其中大部分都与她出生并居住了20多年的筒子楼有关。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的群居生活给她留下了很多温暖和快乐的回忆。由于当地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些筒子楼在今年5月份已被拆除。而为了留住这些记忆,自2013年年底起,她用相机、手机拍下上千张照片,记录下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

如今,邓捷在内江城区租房经营一家家庭茶楼,曾经在筒子楼居住的不少老邻居还不时联系,相互关心。去年10月份以前,邓捷在内江城区内棉社区的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内棉社区因原内江棉纺厂而得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内江棉纺厂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建起了“筒子楼”——和很多电视剧里一样,一条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走廊两侧是次第排开的房门。

邓捷是原内江棉纺厂最后一批正式工,她1984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厂里工作。“我父母也是内棉厂的职工,我便出生在筒子楼里。”邓捷说,尽管儿时在外婆家生活,未在筒子楼里居住,但结婚生子后,她1993年在当年出生的那幢筒子楼分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宿舍,此后带着孩子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

尽管筒子楼存在4户人共用一间厨房、几幢楼共用公共卫生间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之处,煮饭和洗澡还都得排队,但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给她留下了许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比如,家里灯坏了、水管爆了,吼一声,邻居就上门帮你修;生病了,邻居总会送上关怀;家里没菜时,随便哪家蹭顿饭就行;小伙伴下午饿了,东家拿面,西家拿肉,再有一家拿菜,大家一起煮面吃。”邓捷说,此外,还有一些诸如晾晒在过道的衣服、裤子收错的笑话,这些都让当年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她感受到了群居的温暖。“哪像如今的小区,邻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从原内江棉纺厂下岗后,邓捷喜欢上了摄影,平时和摄友一道外出拍摄风光和人物。“有一次外出时,一个教我摄影的老师知道我住在筒子楼,便建议我多拍拍筒子楼里人和生活点滴。”邓捷说,当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2013年底,邓捷开始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到筒子楼拆迁前,邓捷已拍摄上千张与筒子楼相关的照片。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邓捷说,虽然筒子楼不在了,但老邻居的情谊还在,她会一直保存这些照片,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记者 姚永忠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