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2016-09-24 07:36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res04_attpic_brief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力量之源”。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了要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人才,被摆在了撬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位置上。

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成都要如何科学优化人口结构和分布?又应如何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昨日,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研究所所长伏绍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是控制人口分布的两大重要方向,也是成都目前正在进行的方式。而在人才方面,无论吸引还是培养,除了优厚的奖补政策,公共服务和创新环境的打造,都必不可少。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要相匹配

在伏绍宏看来,要科学规划城市人口的发展,通过产业分布和公共服务两大手段来调控,是重中之重。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提出,成都市要尊重和顺应特大城市人口发展规律,统筹城市空间、产业和人口布局。而其中提到的两方面策略,就是通过产业调整升级来引导人口结构优化,以及通过公共服务政策来调整人口流量。

“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紧密相连,人要有事情做,才会聚到一起”,伏绍宏认为,成都周边近些年来,已有很多二三圈层的区(市)县,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分担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发展卫星城,这是国外很多城市的发展经验,也正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在伏绍宏看来,产业调整了人口布局的同时,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也至关重要,这也是卫星城能够发展起来的关键。

人才结构

与产业、与环境承载能力要相适应

除了人口的分布,人口结构也应随着产业优化,以保证其符合城市发展需要。伏绍宏认为,在这一点上,成都产业体系相对完整齐全,这让成都对人口的包容能力非常强。在四川省重点打造的装备制造业等7大产业中,成都的相关从业人口和人才,都相对均衡。“还有一些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对相应领域的人口和人才有着一定的吸纳能力和需求”,例如IT产业、生物工程、高端服务业等等。

“一个城市能养活多少人,除了看产业也要看环境的承载力”,伏绍宏认为,成都提出人口规模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严格测算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化解能力,测算环境承载能力,并以此来确定人口承载力”。

人才培养

离不开完善的培训体系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伏绍宏称,城市发展需要大量人才,通常情况下,城市会通过资金资本、产业资本、各类资源,将人口变成人才。

成都发展人才驱动,主要是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吸引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等各类人才在蓉发展。一方面,靠的是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引进。

伏绍宏认为,从人才培养上来讲,成都本身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上非常高,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其资源都较有优势。

而成都也具备着“边干边学的条件”,他认为,成都拥有人才发展和成长的平台,“人才越用越灵光”,而成都的人才聚集,更能够让人才间产生化学效应,加速成长。此外,成都近些年来制定的人才培养政策,也起到了极大作用。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完善的培训体系也必不可少。

人才引进

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

创新人才除了本土培养,还必须引进。伏绍宏介绍,在国际上,被称为人才聚集的“一圈层国家”的,包括美国、英国等,都对高端技术人才格外欢迎,在移民政策上有着极大的便利与待遇上的优惠。

“人才引进必然要花钱,所以‘一圈层’国家投入了极大力度”,伏绍宏称,国内近些年也在人才引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成都的人才引进规模和质量,在中西部城市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包括成都聚集了很多领域的尖端人才,在国际上都很有话语权”。

伏绍宏认为,成都市的各级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营造了引进人才的良好环境。但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关系上的平衡格外值得注意,“不能‘招来女婿气走儿’”。

记者 王垚 实习生 杨雨嫱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