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当亲历者一个个离去,谁在留住他们的故事

2016-09-26 09:37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新华社南昌9月25日新媒体专电 出生时母亲难产去世,他被过继给了族里的叔叔,也就是后来的父亲。高二时,子承父业,父子前后走访了数百位亲历者,一点点拼出82年前那场伟大转移的出发图景,记录下铭刻在历史亲历者记忆深处的出发和离别。

江西境内,于都河流淌千年。岁月冲刷,当父亲和曾经走访的亲历者一个个离去,那摞笔记本和滚滚东去的河水,成为人们探访源头、缅怀曾经苦难与荣光的印记。

一摞笔记本背后的长征印象

“长征途中什么事最快乐?”上世纪90年代初,在于都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面对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易诗佳的这一反问,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张小平想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打胜仗、喝茅台、开庆功会……最后老人哈哈大笑揭开谜底:“过草地走大半天,终于找到一块歇脚的地方,太阳照着,剥开棉袄抓虱子。”

于都县城一个旧式办公楼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和长征相关的书籍。“什么事最快乐”这样的片段来自办公桌旁的文件柜里,父亲张德美手写的30多本笔记中。它们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里面,红色硬质、蓝色软皮,有的直接是稿纸。

“重阳节这天,我还在老家吃米果。重阳节的前两天,毛主席叫我回去看看老父亲,或许是因为要离开中央苏区去要长征的缘故,但毛主席当时没讲……1966年12月15日,南昌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陈师长办公室”“吃了晚饭,我们从大岭下出发,进县城北门直街,经银行门口过浮桥……1968年9月4日,在西郊公社易诗佳同志家中”……泛着油墨香的手写油印档案,是已经离去的父亲留给张小平最珍贵的遗产。

上世纪60年代,在于都县委办做秘书的父亲张德美被抽调筹办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身),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的张德美,在纪念馆建成后没有回原单位,而是一头扎进了和长征出发有关的走访和记录之中。

从将军到苏区老干部,从于都乡野到西北边陲,此后近20年间,张德美走了大半个中国,访问了两百多个和长征有关的亲历者,留下了30多本笔记。很多记录经考证后,编入于都纪念馆档案卷宗。上世纪90年代初,张小平根据父亲的笔记,重访易诗佳老人,才有了那面的快乐对话。

一条河上萦绕不绝的送别记忆

“一下子凝重,一下子释然,看着眼泪就要涌出来,又收了回去……”1991年,一位当年的亲历者时隔半个世纪后重访“长征第一渡”,参加工作4年的张小平担任讲解员,一路问答,老者走到江边的渡口处突然不再说话,同行工作人员摆手示意,一行人在江边静立。

于都河又称贡江,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朽的盛名——82年前,中央红军主力等8.6万人在北岸集结,在这里渡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条河,于都河因此被称为“长征第一渡”。

“……搭了浮桥,这一工作由我负责,我有一个大儿子在红三军团,他是在1934年重阳节第二天渡过于都河的……1974年10月20日,在于都城关镇李家。”这是博物馆档案的一段记录,“8.6万余人一起出发,亲人目送丈夫、儿子渡河而去,有的甚至是家人搭浮桥、划船送走。”

守着“长征第一渡”近30载,张小平始终记得那位老者不停变换的脸色。老乡送别亲人,留守的战士送别战友,这条河承载了太多人的送别记忆。

在于都河畔见着上了年纪的老人,张小平总忍不住要问问。2003年,他在河边碰见当时80多岁的丁张发,老人的父亲参加了红军。丁张发说,长征出发时,母亲牵着自己,背着5双草鞋和干粮到河边寻找父亲,找了两天都未找到,回家后刚好碰到和父亲一起参加红军的人回来探亲,才得知父亲已经牺牲,母亲嚎啕大哭一夜,第二天下午又牵着自己把草鞋给了路过的红军战士。

张小平曾下乡寻访一个叫谢睡莲的老红军。老人一边煮红薯一边对他说,送走大部队后,留下的人钻进深山老林打游击,队伍被打散,自己隐姓埋名直到新中国成立。

寻访百里,俯身倾听,只为记录下送别那刻的刻骨铭心。“张小平的讲解不是背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这是人们听了他的讲解后的印象。在张小平看来,要讲长征,先要倾听,尤其是亲历者的讲述,甚至连他们的眼神都镌刻着历史。

一场出发历史的可触摸再现

父亲2006年突发脑溢血走了,当时正值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张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接到女儿的电话,同一天相隔不到一小时,卧床已久的岳父也走了。那一天,他从心底接过父亲讲解长征、寻访长征的使命,挺过了连续失去亲人的悲痛。

那一年,厚积薄发的张小平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根据张小平的讲解,新华社播发稿件:《于都:30万人保守的一个天大秘密》,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上,张小平频频出现。回家向妻子“嘚瑟”时,妻子说,上电视有什么牛的,又没有涨工资。张小平却认为,“名气”大了,会有更多的人找他了解长征出发的历史。

10年前,接受采访时的张小平风华正茂。10年后,他的头发已经花白,眼镜装上了变色镜片,手里拿着最新款手机。为摸准年轻人的喜好,张小平主动向女儿“靠拢”,他也经常到纪念馆旁的长征源小学当“孩子头”。长征胜利80周年,他又跟着新华社“红色追寻”活动,和3个90后红军后人一起上了网络直播。

“图片+文献资料的展览手段太简单,年轻人觉得太干巴。”2009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扩建,张小平把纪念园游览步道策划成红飘带造型,纪念馆内,秉承“红军脚穿草鞋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迎来一个新中国”的理念,用草鞋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要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可以触摸感受到的历史。”张小平的努力没有白费,井冈山大学动画专业大三学生张凌好参观后说,“看草鞋、听故事,脑海里依稀浮现当年的场景,这里看到的长征比书上的更有说服力。”

张小平曾经设想,父亲寻访,自己布展,女儿画长征。虽然女儿没有从事历史研究,但张小平经常鼓动她,用画笔再现祖父两代人讲述的长征出发故事。

原标题:当亲历者一个个离去,谁在留住他们的故事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