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红星路渔具乱象:互相串货、鱼龙混杂、缺乏标准

2016-11-22 09:0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日前,位于红星路的渔具大商家荣晟渔具老板陈光年被警方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刑事拘留(新闻回顾>>>)。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红星路多个商家及行业人士,再探成都渔具市场。

四川省钓鱼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蒲心介绍,目前全川钓友已过百万,年龄集中在20~50岁。在钓鱼爱好者日益增加的同时,却出现了商家“串货”、品种鱼龙混杂、消费者知假购假等弊病。

  商家串货

  分级代销模式下 同一品牌有多家店在售

王强在红星路开设渔具店多年,代理了多个渔具品牌。在他看来渔具销售与其他行业不同,并非以巨额广告投入推出一个品牌,再进行批量生产发往各地,以建立众多品牌店的形式进行销售。而是采取分级代理方式销售,“不做广告,产品直接由代理商进行一级级的代理,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比如说,某店是某品牌在四川的一级代理商,其余的店若要销售该品牌的渔具就只能成为其下级代理商。”王强介绍,但现在一些商家并未按此规则来经营,“比如四川代理商的价格为厂家的7.5折,这时又有外省同样品牌的代理商出价7.2折,那么商家就会从外地进货。同样,如果四川某品牌的产品比外省的价格低,也会流向外地,彼此串货。”

业内人士认为,“串货”扰乱了一个地方的渔具销售秩序,这其中难免掺杂一些假仿产品,加大了假仿产品的流通。

  品牌混战

  种类繁多真假难辨

  还有顾客知假购假

随便走进一家渔具销售点,进门便能闻到各种饵料混杂的特殊香味,店内货架上堆放着各个品牌的鱼竿,以及纷繁的鱼饵配料。蒲心介绍,随着渔具产业的壮大,除了大型的品牌厂家,不知名的小厂也在不断涌现,各个品牌处于一个混战状态。而普通钓友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真伪的辨识能力又非常有限。

“不说普通钓友,专业人士也要凭借经验才能辨别,尤其是饵料,味道近似,辨识难度大。”作为某品牌饵料的代理商,于小琴每次进货时都严格遵守着从厂家拿货的原则,即便其他代理商有同样品牌的货,也不敢要,“的确是不好分辨,也不保险。”

另一商家曹彬告诉记者,由于饵料、鱼线、鱼钩等产品属于快消品,不像鱼竿如果保养使用得当能够使用较长时间,这些产品更换频繁,销量非常大,“所以饵料的种类也非常多,鱼龙混杂,尽管单价不高。”

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真假难辨,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的知假购假。“比如说鱼竿,一根价格上千的达亿瓦鱼竿,部分商家在销售仿货时仅标价几百元,一些顾客明知是仿货还是会买。”资深钓友张先生说,“同时,不少人是‘真假接近’、‘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态。”

  厂家支招

  有代理授权书或代理牌

  质量通常都会有保障

“没有标准,市场是不规范的。”业内人士说,比如一个鱼竿,什么叫合格,什么叫不合格,厂家定价依据是什么,100元和1万元的区别在哪,但目前渔具行业并无此行业标准。

“中国生产的碳素鱼竿原材料主要来自日本,鱼竿使用碳素布一层层包裹,其用料多少,材料拉力多大,直接决定了鱼竿的品质。”张先生表示,但因为缺乏标准,买家无法检验鱼竿的质量,全凭厂家自说自话。“不说一定要买到一个多高品质的产品,但至少应该是一个符合基本标准的合格产品。”

对此,成都本地一家渔具生产商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的渔具生产业主要在向日本等渔具生产强国学习,生产上确实暂无一个行业标准,但未来肯定会慢慢走向规范。据该负责人介绍,正规渔具代理商,店内都有厂家的代理授权书和代理牌,在这些商家购买相关产品,质量通常都会有保障,这也是目前区分假仿的最直接简单的方法。

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能出台行业标准,并能有一些行业性协会来监督和规范市场。(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商家人名系化名)

记者 杜玉全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