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厦门半程马拉松惊现两人猝死 另有4人在医院抢救

2016-12-11 09:25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参加马拉松运动本应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如何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伤亡,就成了摆在赛事组织者和马拉松爱好者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

最近几年,随着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马拉松比赛中伤病甚至猝死的情况也层出不穷。昨天上午,在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参赛者林某某、吴某某发生意外猝死。而且,据媒体报道,本次赛事共多人发生意外,除了猝死的两人外,其余4人送医院抢救,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人仍在重症监护室。参加马拉松运动本应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如何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伤亡,就成了摆在赛事组织者和马拉松爱好者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

组委会发公告

对遇难跑者表示哀悼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厦马官方组委会发布公告,对遇难的跑者表示哀悼,对跑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公告内容如下:在2016年12月10日上午举行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跑者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临近的医疗志愿者和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医师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该跑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120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继续抢救,并送往海沧医院抢救。跑者吴某某在到达终点后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现场医疗点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迅速送往海沧医院继续抢救。两位跑者送抵医院后,经组委会组织的市、区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后,无效死亡。

而据腾讯体育报道,现场跑者透露,本次赛事共多人发生意外。除了猝死的两人外,其余4人送医院抢救,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人在重症监护室。组委会对死者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下一步将积极做好相关善后事宜。

如何防止马拉松运动猝死

是世界性难题

事实上,从2012年广马出现两人猝死之后,这些年国内的马拉松比赛中事故一直层出不穷,仅仅是2015年一年,就发生了5起猝死。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到2015年,中国马拉松发生16起猝死。不过,防范马拉松赛事中运动员猝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

伦敦马拉松每8万人出现1人心脏骤停,日本马拉松每25万人出现7人心脏骤停。从2010年全国举办13场马拉松,到2015年举办130多场,短短5年间,中国马拉松赛事增加了10倍。马拉松赛事井喷发展的背后,也发生了更多的猝死事件,因此为健康而跑在马拉松比赛中显得更加重要。东京马拉松的总指挥、日本国士馆大学的救急系统研究科主任田中秀治在中国马拉松年会上指出,对0到39岁的人群,运动中猝死概率最高的是跑步、游泳和足球。40-59岁最为危险的项目是高尔夫、跑步和游泳。对60岁以上人群来说,门球、高尔夫和跑步最为危险。整体而言,跑步是导致运动猝死最多的项目。为了防范马拉松中的猝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提高风险意识、提升赛事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

中国田协对选手报名时

提供体检证明无硬性规定

据中国田径协会消息,截至2016年10月12日,通过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在中国田协注册的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2016年共计294场。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是约134场;再往前一年,这个数字是51。这也就是说,在短短两年间,仅注册赛事的数量就激增了数倍。中国马拉松协会将这一“井喷”原因总结为:国民健康意识觉醒和国家对体育赛事审批“放权”的双轮驱动。

据新华社报道, 在今年,获得赛道认证的赛事126场,获得A类认证的赛事96场,获得B类认证的赛事11场,与中国田协共同主办的赛事108场。中国田协认证的“金标”和“银标”赛事各13场,“铜标”赛事15场——也就是说,其实没有“标”的赛事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而对于有“标”赛事,根据《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办法》,中国田协的认证标准虽然涵盖“选手服务”“医疗救援”等,但对于报名时提供体检证明并无硬性规定。跑友圈小有名气的“光脚跑者”李清模表示,目前确实并非所有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都要求选手报名时提供体检证明。甚至,有的赛事对于参赛选手身份审核不严,导致还有“黄牛党”从中牟利的情况出现。

请用“敬畏之心”去跑步谨慎参加马拉松!

跑马者

需注意的问题

❶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跑马拉松

最近得过病、住过医院,有过心律不齐、心率失常情况的跑者更应量力而行。

❷ 参加马拉松应循序渐进

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

❸ 跑马拉松要学会放弃

赛前若身体不适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

❹ 警惕最后4公里

从2004年至2015年的11年里,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马拉松比赛共发生16起猝死事件,有11起猝死是在距离终点4公里内发生的。

❺ 跑完之后不要马上停步

在刚结束比赛时应慢走10-15分钟,让心率慢慢下降,避免立即休息对心脏产生的刺激。

1

专家释疑

为何猝死多发生在半马中?

●很多参加半马的选手属于“冲动型消费者”

●国内不少赛事组委会更重视全马赛事的安全问题

去年12月5日,深圳国际马拉松赛半程马拉松,一33岁男性参赛者在离终点400米时突然倒地,抢救无效死亡。去年12月20号的福州马拉松赛,一名39岁男性参赛者在参加半马项目时突然倒地,抢救无效身亡……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难度相对较低的半程马拉松项目,反而更容易出现猝死呢?

跑步是这几年最流行的大众体育项目,大量初学者涌入,而相较于专业度更高的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则成为跑步“菜鸟”的首选,一位专业长跑运动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他看来,近几年很多参加半马的选手是属于“冲动型消费者”,“不少人平时可能只能跑5公里或者10公里,但是感觉21公里的赛程只要“咬咬牙就能跑完”,并没有去了解自己的身体极限。”但这种轻视,往往导致最终惨烈的结果。此外,相对于半马的安全保障,国内的不少赛事组委会更重视全马跑者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国内赛事中,比赛的前半程都是5公里甚至接近10公里才设置一个救助站,而在后半程则是2到3公里设置一个。如果在赛事路线安排上,全马和半马的最后赛段没有重合,很多跑者的受伤点可能会成为赛道的“盲区”。

2

他山之石

“心肺复苏术+除颤仪”

应是马拉松赛的标配

除了自身的身体问题,国内马拉松医疗保障还不够完善或许也是参赛选手猝死频发的重要原因。在日本,马拉松比赛发生选手心脏骤停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在美国的治愈率也将近80%,而在国内,心脏骤停的大多数参赛选手大都意味着被判死刑。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顶级马拉松赛——东京马拉松医疗救护总指挥田中秀治教授透露“东马”的零死亡秘诀——对CPR(心肺复苏术)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及时使用。一旦有人在比赛中倒下,现场志愿者能在2分钟内实施急救。数据显示,发生心脏骤停后,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渺茫。东京马拉松配备了AED心脏起搏设备72台,在保障设置上,每隔3分钟的路程会有2人一组的志愿者,携带心脏除颤仪在路边待命,并且还有骑行急救员和跑步急救员。

好在,目前国内一些马拉松赛事也学习了东京马拉松赛的经验,去年3月的无锡马拉松,就有选手在比赛中心脏骤停,在接受现场CPR(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后成功获救。北京马拉松组织者介绍说:“这种东京马拉松标配的急救设备,如今在国内大型马拉松赛上也成了标准配置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