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12月29日报道 “这个是什么?玉琮(zong)?”记者今天在成都博物馆发现了尴尬的一幕,两位前来逛展的阿姨饶有兴致的对着丝路特展中展出的文物玉琮(cong)念出了玉zong二字。粗略一逛发现,这次的敦煌艺术大展中还真有不少生僻字,看着眼熟但就是不认识。
逛敦煌展也要先学文化,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今天专门来给各位网友“扫盲”,整理出了大展中不认识的生僻字,逛展前请收好这份“生僻字清单”。
玉琮(cóng),出自南京博物院,展出位置在成都博物馆3号展厅、丝路特展部分。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
饕餮(tāo tiè)纹方座簋(gui三声),出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
簋(gu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龟兹(qiū cí)
这两个字念gui zi?当然不是!念qiū cí,因为龟兹石窟是建造在古龟兹(qiū cí)国的境内,是龟兹国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玛扎伯哈,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以及台台儿石窟,亚吐尔石窟等小石窟。
黄地刺绣宝相花纹鞍鞯(jian),出自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鞯(jiān):垫马鞍的东西
武曌(zhào)金简,出自河南博物院。
曌:同“照”,是宗秦客在武则天称帝前一年多选的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玉梁金筐宝钿(diàn )珍珠装蹀躞(dié xiè)带,出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钿: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宝钿。螺钿。金钿。翠钿。
蹀躞:是隋唐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 “蹀躞”一词,其本意是小步疾走的意思。蹀躞带是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
燹(xiǎn)公盨(xǔ),出自保利艺术博物馆,据考这件文物跟大禹治水有关。
燹: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
盨: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亚醜(chǒu)钺(yuè),出自山东博物馆。是商代的亚醜钺,是一件青铜器作品。在文物的正背口部两侧各有铭文“亚醜”二字,器身通雕人面纹,狰狞中透出威严。钺是古代的兵器或刑具,如此巨大之钺,乃权力的象征。
妇好鸮(xiāo)尊,来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妇好鸮尊是作为容酒器的尊,从上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鸟兽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身兼实用、美观两职,故备受人们青睐。殷墟曾出土过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鸮尊更是为世人所瞩目。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
蛇头銎( qióng)铜叉,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
銎:斧头上装柄的孔
鎏(liú)金阿嵯( cuó)耶观音立像,来自云南省博物馆。
鎏:成色好的黄金
嵯:山势高峻的样子
虎纹铜铙(náo ),出自河南省博物馆。
铙:1.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2.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中间的锤。
须达拏( ná)太子本身故事,出自莫高窟第419窟,由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