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4日在北京发布《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指出,PM2.5浓度主要受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是导致雾霾污染的根本原因。因此,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
该报告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气象条件和PM2.5浓度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对依据“大气十条”制定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和既定的浓度目标的达成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敏俊14日在“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发布会暨雾霾治理政策讨论会”上表示,“大气十条”实施以来,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5年的降幅尤为显著。但2015年PM2.5年均浓度的下降,“天帮忙”的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低风速的静稳天气下PM2.5浓度的下降,“人努力”的效果尚不显著。
石敏俊认为,如果要实现“大气十条”要求的浓度目标,在气象条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条件下,天津、河北需要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邢台、衡水等地不能满足于PM2.5年均浓度下降25%的目标,应当减少更多的污染物排放量,把PM2.5年均浓度降得更低。
报告认为,地方政府必须正视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短期冲击,多管齐下,尽量减轻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污染物减排行动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雾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大气污染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产业转型是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降低资源环境负荷,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记者 阮煜琳 马海燕)
原标题:研究报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