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品味 到乡村去
只为让乡愁
“回家”
74岁的高志森,给自己的定义,是木匠,不是木工。
木工是职业的,木匠是有温度的。日本作家盐野米松解释匠人的精髓所在,当没有手工业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磨合与沟通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身体。所以,它们自身是有体温的,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
只有在恬静的乡村,温暖才那么浓烈,因为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曾被视为“中国的缩影”,从愚昧、落后,跃进到现代文明,经历了百年变迁。
百年之后,我们再度掉头,品味乡土的一切味道。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崛起,乡村失落。农村大军一头扎进城市洪流,拼搏之后心生感慨:物质的繁华,并不能解决精神根源。
埋在心底的乡愁,随时在召唤:你快回来。
乡愁愈来愈浓,清澈小河,儿时天空,芬芳的泥土……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乡土中国”,恰逢其时,土地改革,崭新农村,展示出极大诱惑。
劈柴喂马、周游世界,已不能满足时髦的胃口。到乡村去,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乡村还拥有原始的气质,温情脉脉,自然质朴,这是又一不能拒绝的理由。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都市生活中,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这种熟稔,推倒了钢筋混凝土的藩篱,还原了道德真诚的生存环境,能达到一切向往。
到乡村去,不是突如其来的一阵风,而是让我们的乡愁,柔软地扑进乡土的怀抱。
看看身边的朋友,现在最壕的,不是香车宝马花满路,是看乡下有没农庄有没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报道
原标题:深山木匠 归隐田园耕读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