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包括四川在内的7个新设自贸区的挂牌时间日益临近,将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四川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何探索用好当前优势,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有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第一人”之称的张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目光聚焦在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环境打造上。
现任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办副主任的张湧,曾担任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参与并见证了上海自贸区三年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发展历程,对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自贸试验区不是传统意义开发区、经济特区的升级版,也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的升级版。而应该有三重身份,即集金融、投资、贸易、科创等领域的开放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区,全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全面检验综合监管能力的压力测试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彻底改变行政理念、大幅提高行政效率的政府再造区。“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其设立和扩区的意义绝非物理形态、经济总量的改变,更主要是制度层面的创新、制度环境的供给。”围绕着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张湧进一步阐明,自贸试验区的重心不是招商引资,而是制度创新;手段不是税收洼地,而是环境高地;特质不是无序竞争,而是公平准入。
原标题: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办副主任张湧: 建设自贸区 重在制度创新及环境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