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共享单车。 王逸飞 摄
中新网杭州3月31日电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共享单车投入和管理服务问题举办座谈会,并呼吁加强管理。
这是当下共享单车成为社会关切的一个缩影。去年起,成为投资热点的共享单车进入“狂欢季”,风靡几十座大中城市。当然其也一路伴随诸多争议。如本质是共享经济还是伪命题,过度投放是否会带来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管理如何破题……系列疑问,也让共享单车未来发展引人关注。
我们需要多少共享单车?
杭州市区一写字楼内,骑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吕城江面对媒体依然侃侃而谈。“市场的爆发速度已远超所有人预期。骑呗在杭州已投入两万辆车,但我们不会再在量上持续投入了。”
骑呗的“退”,源于共享单车市场各方的“进”。
以杭州为例,这座有着全国最发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已迎来ofo、骑呗、哈罗、小鸣等企业,投放总量近15万辆。除骑呗外,其他企业无不将投放加码作为选择。小鸣单车市场总监张恒公开表示,其在杭投放量每天以几百辆速度增加。
放眼全国,今年投放量“井喷”也是大概率事件。曾有估算,仅摩拜和ofo两家企业,投放总量极有可能接近2000万辆。这场竞争不免让许多人心生疑问,“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单车?”
南京一慢车道遭遇共享单车“占领”。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3月,上海便暂停共享单车在中心城区投放,令市场规模“天花板”问题再次引人聚焦。
有行业人士透露,业内对于市场容量有一个粗略算法,即每20到30人就需要一辆共享单车。吕城江说:“中国大概到3000万辆车的量就足够了。现在只算摩拜和ofo的日产量,加上前面已投的百万辆,差不多再过半年市场就要饱和。”
该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外界对其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的关注。对此有人乐观,有人担忧。
“企业竞争是逐渐淘汰的过程,市场可以自我调节,投放后没有人用它肯定会搬到别的地方。”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良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郑刚说:“市场竞争中或许会有浪费,共享单车刚开始也可能会有一些无序状态,但是市场自己会进行必要调节。单车企业相互之间都在竞争,而且是在竞争过程中会动态演化,最终优胜劣汰,达到相对均衡状态。”
另一边则有分析人士指出,共享本应盘活闲置资源,单车企业为抢占市场资源大幅投放,将分享经济变成了增量经济,有可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
对无序投放问题,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慧公开称,由于各家共享单车软件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信息分享,运力投放难免呈现盲目性。
原标题:聚焦共享单车:狂欢之后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