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讯 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柳街薅秧歌”发源于七里坝、邵家坝。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原生态的农耕诗歌、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大众性、时代性特征,农夫在水稻薅秧劳动中现编现唱,见啥唱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素材。薅秧歌一人领唱众人和末尾三个字,每到薅秧时节,劳动的人群遥相呼应,遍坝盈耳,越唱越远,此起彼伏。薅秧歌逐渐风行于川西坝子,盛传于岷江流域。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柳街薅秧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科学种田,秧苗不用薅了,为了更好的把薅秧歌传承和保护下去,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先后走访了100多人将搜集整理的资料交柳风农民诗社编印了《柳街薅秧歌300首》、《柳街薅秧歌史话》。
如今,“柳街薅秧歌”衍生出了两支民间文化、艺术队伍,一支是以薅秧歌歌词作为农民诗歌表现形式为基础诞生了柳风农民诗社;一支是以薅秧歌的音乐渲唱形式促成了柳风艺术团的应运而生,成立了“柳街薅秧歌”实景、舞台演出队。而在今年的2017中国·都江堰放水节现场, “柳街薅秧歌”再次作为特邀演出,将以原汁原味的形式再现川西民居春耕劳作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