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青羊区特校8选手斩获国际特奥会五金三铜

2017-04-02 08:02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史建婷

部分获奖孩子

孩子们的运动训练

当地时间3月24日,在奥地利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落幕。入选国家队的12名四川特奥运动员,其中8名来自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参加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项目,获得了五金三铜的好成绩。在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卞蓉和副校长王丽秋看来,奖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运动康复训练,让孩子们距离正常社会越来越近。

成绩傲人

13岁孩子一举夺金

此次特奥会,四川队员总共有12名,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就占了8席。

今年19岁的卓卓,是团里年纪最大的,也是参赛资格最老的运动员,8岁时,就曾出战国家赛事,多次获得奖牌。奥地利的特奥会速度滑冰项目上,她拿到了333米项目的金牌,而500米项目时,最后一个弯道时排在首位的她不慎摔跤,两名选手迅速超过了她,好在她反应迅速,拿下了铜牌。

13岁的琪琪,一开始是团里的“老大难”,第一次出国比赛,想家,又紧张,晚上睡不好,一度抗拒训练。就在大家都担心琪琪的比赛状态时,作为第一个四川队员走上赛道的琪琪,却一举拿下了金牌。

青羊区特殊学校副校长、特奥会四川速度滑冰教练王秋丽说,在冰场上,特殊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并不比普通孩子差,完全达到了竞技比赛的水平。

奖牌背后

是学校和家长的汗与泪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在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的楼顶上,也在每一个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的心里。

13岁孩子任任的妈妈陈女士无法忘记,任任3岁时,不说话、不理人、不跟小伙伴玩,不能跑,也不会跳,哪怕凑在耳边喊他,他也不应。在上海一家医院确诊为中重度自闭症,医生下了定论:“就这样带回去养着吧,没救了。”陈女士迷茫地把任任抱回酒店,“从天堂,到地狱。”

后来,她独自一人带着任任在全国各地的康复中心训练,“在郑州,老师练的不算,我自己给他练到晚上十一二点。”“逼”着5岁的任任推球,孩子站着睡着了,还发起了40℃高烧,她边走边哭背着儿子去医院……几乎是发疯了似的,想要看到希望,才不至于崩溃。直到陈女士回到成都,开了一家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培训机构,将孩子送到青羊区特教学校,接触到了冰上项目。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学习一个新动作,大概就是几分钟的事。但对于特殊儿童,教练要将每一个动作分解细化。“比如说上场敬礼,你就必须教会他,抬手、平举、背手、鞠躬。”陈女士说,每天的训练就是重复这些枯燥的分解动作,哪怕一天不练习,孩子就会忘掉。

“在哈尔滨集训,零下20多度,每天要来回走4趟。”陈女士感叹,孩子们都坚持了下来。“现在,他回家能帮我洗菜、切菜,这跟以前连拍球都不会的他,真的已经进步太多了。”她说。

康复成果

能抢红包 还会紧张了

成都市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全国第九届残奥会、第十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四届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每一次征战,都是一次成长。

“并不是说,获奖的孩子是因为运动天分,在特殊儿童群体里,‘天才’的概率跟普通人群是一样的。”卞蓉说,新校区设计修建时,学校申请、有关部门支持增加投入,将原设计的午休室改成了室内的特殊奥林匹克体育馆。“在老校区,我们的孩子练轮滑,只能在走廊上练。”哪怕这样简单艰苦的环境,也没有挡住运动康复的前路。

重点在于坚持。运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训练方式,从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到社交能力,都效果良好。“一起集训的孩子来自各个地方,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子,互相关心,互相模仿。他们自己有微信群,经常在里面抢红包。”这些对普通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在王丽秋看来,却是孩子们最难能可贵的进步,这代表他们向正常社会迈进了。“比如说,之前比赛,特殊孩子是不会紧张的,但是这次我发现,有孩子比赛前会焦躁,这证明她有了感知环境的能力。”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青羊区特校供图

原标题:奖牌背后:训练让孩子距社会更近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