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成都商报记者从市内多个公墓陵园管理处了解到,扫墓高峰期已过,并未出现“打挤”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鲜花、水果等文明祭祀方式已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网上、微信等远程祭祀也应时而生。
2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驱车经成简快速通道至位于龙泉的长松寺公墓,一路上并没有遇上特别拥堵的情况,公墓前的停车场尚有部分空闲车位。而从白塔山公墓、大朗福寿陵园、磨盘山公墓、味江陵园等多个公墓陵园管理处,记者也了解到,清明小长假首日,前往扫墓的人群相较于前两周有所减少。“按照成都市民习俗,一般祭拜故去的亲人会集中在清明节前,高峰出现在节前两周的周末。”成都市殡葬协会办公室主任庄宁介绍说。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是一年清明节,原谅在外地的我不能亲自回来看你们,希望你们在远方世界什么都好。”在长松寺公墓的广场一侧,一块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人们的哀思寄语。今年3月初,长松寺公墓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实地祭祀推广为远程祭祀,自开通后,显示屏已滚动显示了上万条寄语,其中不乏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亲朋。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松寺公墓的山脚下,贩卖香蜡钱纸的摊点被鲜花摊点替代,墓碑前也少见燃放的香蜡钱纸。庄宁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今年,约七成市民能主动地以鲜花、水果等文明祭祀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燃放香蜡鞭炮。在其他公墓陵园,这样的现象也越来越成为普遍。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祝浩杰
原标题:今年清明 微信祭扫成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