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绿色打底 生态文明浸润巴山蜀水

2017-05-22 09:35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5月15日上午,都江堰。一声令下,控制闸门徐徐打开,白花花的江水沿着内江渠系涌向灌区。没有引水坝,不耗土石方,却千年不衰,激荡的岷江之水,拍打着飞沙堰。

都江堰向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第一块界碑正式埋下。保护区内,上千农户丢下锄头,拿起护林刀。一块块耕地开始还林,一株株箭竹抽出新芽。

两个场景,一脉相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刻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升的发展大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年来,四川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事业,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四川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五年来,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打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绿色发展理念渐渐深植于心,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步履铿然。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打底,巴山蜀水间,铺展美丽四川的壮阔画卷!

绿色“生命线”

地处长江上游、肩负历史责任的四川,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全力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纵观古今,罕有智慧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样,延宕千年后仍生机勃勃。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些朴素的观念,是农耕时代人类对自然依赖的最佳注解。

从开发利用自然的农业文明迈入工业文明,人类生产力飞速进步,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飞跃前进。但同时,温室效应、化学污染、能源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面临生态问题,警钟频响。

跨越历史的栈桥,迎接时代的浪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中华民族,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装点着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也装点着中国梦四川篇章。

2013年5月,“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推开,“美丽”是梦想的主色调之一。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位列其间。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以对脚下这块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个生命工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四川的承诺。立足全国看格局,四川是全国3大林区、5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战略使命。

立足人民看担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有强烈期盼。

立足发展看路径,四川经济已经迈上3万亿元台阶,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是应有之义。

立足当下看问题,四川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立足长远看必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四川山川秀美、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必须倍加珍惜,世世代代传承和守护好这份宝贵财富。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川坚持问题导向,长短结合。既针对当下问题,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更立足长远,提出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四大体系”。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川着力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我省明确,绿色发展要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筹谋划、同步推进。既要注重制度建设、空间规划等政府手段,也要注意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既要解决某一领域的环境问题,还要注重全环境生态链的治理。

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地处长江上游、肩负历史责任的四川,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全力守护绿色“生命线”。

绿色“加减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注定是一段逆水行舟的行程、一场艰苦漫长的战斗5月,高原迎来迟到的春天。大风吼了一夜,太阳刚露头,甘孜州石渠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何培铮就带领乡亲冲上沙丘,赶做沙障,栽植杨柳。

石渠是四川生态最脆弱的区域之一,2010年全县潜在沙化面积高达60%。

守住川西北最前沿生态屏障!五年来,石渠“驯服”25万亩流动沙丘,60%国土重新染绿,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数度拉锯,攻防之势悄然易形,“风吹草低见牛羊”正在回到这座被视作“生命禁区”的高原边城。

此消彼长的,又岂止是风沙!水土流失、城市雾霾、河湖污染……生态警钟一次次敲响,进步与反扑一次次上演。“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发出的追问,历经百年而常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注定是一段逆水行舟的行程、一场艰苦漫长的战斗,不仅需要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也需要主动作为,科学谋略。

面对绿色大考,四川省委选择的“绿色运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开展国土绿化,筑牢生态屏障,又削减污染,逐步改善环境。

加法,从决策层高位谋划做起。2016年7月,四川首次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部署绿色发展大计;今年4月17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如此高规格环保大会,前未有过。高层推进,正成为四川推动生态治理的常态。

加法,从规划上高点起步。2013年,我省明确划分川西高原生态区和川东开发区,确定开发红线;2014年,划定若尔盖、大小凉山、川滇、秦巴山区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2016年,省委全会果断亮出“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配套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目光紧盯森林生态产出和管护体系建设;2016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获批,将更为完整性和原真性地守护“活化石”栖息地……一笔一画,四川勾勒着生态家园的未来。

加法,从投入高强度发力。2013年起,我省开展生态治理需求摸底,建立项目需求储备制度,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五年来,四川林业累计对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投入治理资金超50亿元,创历史新高。

加法,从政策上高密度叠加。2013年,试水市场化治沙;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取消公益林、经济林比例;2015年,非国有公益林纳入生态补贴范围;2016年,碳排放市场开锣,排污权交易启动探索……

减法,是“壮士断腕”的超常举措。去年底起,省上先后派出多路督察组,对各市州环境开展督查,此举在全国属首尝“螃蟹”。所到之处,不求一团和气,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减法,是啃下“污染存量”的“硬骨头”。2013年起,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升级改造;2016年,全面打响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去年底,首批432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42亿元……一次次关停改造,一个个项目投产,直指污染沉疴。

减法,是设置“污染增量”的“防火墙”。严禁“未批先建”,2014年起,完成环评规划已成工业园开建的前置要件。这一年,全省共叫停污染严重项目602个;严把环评关,2015年全面整顿环评机构……门槛之高,把关之严,彻底摒弃“边治理边污染”的历史老路。

加法,瞄准自然生态的“量质齐升”,加的是自然和谐色彩,加的是绿色崛起砝码,加的是民生幸福指数。

减法,瞄准污染治理的“量源双降”,减的是黑烟污水毒害,减的是拖累发展的牵绊,减的是人民心头的隐忧。

污染加剧势头有效遏制,生态脆弱局面得到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森林覆盖率累计新增1.58个百分点,新增森林面积超过一个攀枝花市。

既着眼当下突出环境问题、回应民生热点,又立足长远,夯实绿色本底——加减之间,是四川省委赢得这场持久战攻坚战的必胜决心。

原标题:绿色打底 生态文明浸润巴山蜀水——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特稿(八)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