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图为鸟瞰望江公园。图博成都摄影师 严冬 摄
天府绿道建设龙泉驿区天鹅湖示范段。 本报资料图片 王若冰 张青青 摄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自古以来,成都和成都人就与花草树木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大自然和谐相生。在前不久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做出“全域增绿”的战略部署,将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这一决策得到广大市民热情赞誉和极大支持。
按照全域增绿的工作要求,我市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新建一批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在成都市的各区(市)县,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城市风貌以及群众意愿,各地“增绿”行动正在积极开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的美好家园,正一笔一画变成现实,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坚实迈进。
聚焦1
生态区
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
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
每到周末,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的川派盆景示范园内便游人不断,欢声笑语从田园里飘来。日前,这个总面积800亩、核心区300亩的川派盆景示范园项目,已获市园林部门验收,为温江北部生态区又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与此同时,一条65公里长,串联温江北部生态区各个村落的旅游环线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可将温江北部的旅游、生态资源融会贯通。
“温江位于‘西控’战略发展区域内,就是要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五湖四海’项目,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温江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杨杰介绍,温江北部生态区将聚力培育医疗康养、生态旅游、都市农业三大产业板块,按照“园区景区化、园林景点化、配套标准化、项目簇群化”的原则,全力打造温江北部160平方公里生态大公园,建设园林生态“两养”度假区。今年,除了北部村道环线,还将抓好生态区的自行车道建设和绿道改造提升工程。
在双流区,依托“五湖四海”等项目,一个全新的生态区将现身城南。记者了解到,双流将于7月开始启动“五湖四海”未建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增绿十五条”,力争未来5年全区新增和提质各类绿化面积37000亩;城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2.3%;绿地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
原标题:全域增绿 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