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戏:传统表演展示非遗魅力

2017-06-14 07:2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的两名演员表演黄梅戏《打豆腐》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的两名演员表演黄梅戏《打豆腐》

非遗展演是每届非遗节的保留节目,本届非遗节期间,“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精彩展演轮番上演,给观众们带来一场荟萃全世界精华的“非遗大餐”。

其中,“中国戏——中国传统表演推介展演”从全国各地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中遴选出34支表演队伍进行推介表演。昨日,记者走进非遗博览园,向这些技艺高超的“厨师”,了解烹饪“非遗大餐”的背后故事。

黄梅戏版“公式耳朵” 走近百姓身边引共鸣

鼻子中间一块白,走起台步晃悠悠,一上场就让观众捧腹大笑,还没等戏开场,台下的观众就已经充满期待了。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的两名演员带来的是《打豆腐》。《打豆腐》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历经数十载,久演不衰。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主角王小六将买豆子的钱赌输掉了,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他交不了差,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豆腐自然是打不成了。怕老婆的王小六,被老婆拽着耳朵,一顿家法处置。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领队向记者介绍说,在安徽,这个王小六就是怕老婆的代名词。“川剧《顶灯》讲的也是类似的故事,充满民间生活风味儿的黄梅小戏特别能代表黄梅戏早年间的发展特色,也是特别能走近百姓身边引起共鸣的作品。这也是我们选择这部戏的原因。”

“这个演员太逗了,故事情节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很多联系,好想知道他们还有什么故事。”并不太了解黄梅戏的90后观众刘媛媛看了演出后,也对黄梅戏产生了兴趣。

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

首次唱响成都非遗节

身着蓝色的民族服装,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文化馆8人组成的三声部民歌合唱组合为观众们带来一场耳目一新的演唱。没有多余的配乐,仅凭着8个人之间默契的配合,就完成了舞台表演。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旋律优美,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尽管是第一次来成都非遗节,8个人的表演还是一下子吸引了台下陌生的观众。

回到后台,提到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成员们难掩心中的自豪,争先向记者介绍起它的历史。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起源于唐宋时期。马山民歌曲调优美、丰富多彩。马山各族人民,都以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壮族三声部民歌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内容主要反映壮族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表达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除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多次在世界载誉的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更是打破了西方音乐界对于‘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成见。”演员们骄傲地表示。

“在本届非遗节上,我们除了在主会场的演出,还深入社区,为群众们带来别具一格的非遗表演。这虽然是我们第一次来成都参加非遗节,但是在主办方周到的安排下,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既唱响在盛大的舞台上,又传入居民的耳朵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非常感谢成都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贡献,让非遗艺术融入生活、传得更远。”马山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李雪艳 摄影 谢明刚

原标题:中国戏:传统表演展示非遗魅力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