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式出台的“治堵十条”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全民文明交通素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力争通过创新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编制地方标准,坚持疏堵结合,解决交通顽症,实现交通秩序好转。就此,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律师协会公益委主任律师邢连超,对我市为城市交通治理建立立法保障进行解读。
根据成都“治堵十条”,我市将推动建立与汽车社会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交通文明。2019年,制定出台《成都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到2022年,让文明出行、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制定《成都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这类地方立法意义重大,为将来解决交通安全管理的细节问题提供依据,为交通执法工作提供基础,为治堵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集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打击‘七乱’等交通违法行为,对保障我市交通畅通有重要作用。”刑连超认为,下一步,我市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使违法者处处受限的措施非常有效。另外,我市注重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资源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促进了交通规划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但如何让大数据发挥价值,并有效应用于交通的监测和监管中,还需要在后续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上的不断投入。(记者 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