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河巡查志愿者打捞河道垃圾
宣浪每天都要对河道进行巡查
在温江区杨柳河采访时,本报记者正好遇见巡河志愿者,于是快步上前“追踪”采访
出镜人物:宣浪
负责河段:温江区杨柳河和盛镇石牛村段
巡河长度:2.5公里
7月13日,温江区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前一日傍晚的一阵雷雨,将天空洗得湛蓝。温玉路两旁巨大的梧桐树枝叶伸向马路中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树洞隧道。沿着这条“最美的梧桐大道”一路前行,仿佛在绿色的隧道中穿行。
道旁,由于前日的暴雨,平静的杨柳河水流得有些湍急。盛夏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路面、河面一路斑驳的光点。开车沿杨柳河逆流而上至和盛镇境内,记者迎面遇到了正在巡河的石牛村巡河护河队,河站长宣浪骑着电动车沿着河道边慢慢前行,车后明亮的橘黄色救生衣甚是抢眼。
每天巡查加打捞
巡河2.5公里 黑白两班倒
在记者的招呼下,宣浪将车停了下来。“我们刚从杨柳河一号桥过来,昨天傍晚下了大雨,河面漂浮物有些多,今天要进行雨后排查、记录水位、清理河面漂浮物。”宣浪拿起随身携带的工具,一根五米长的竹竿上绑着一个网兜,同行的杨军手里的工具则是绑着铁钩的长竹竿。
如今,古杨柳河通过数次整治,已彻底成为人工河道,主要为防洪、泄洪,兼部分灌溉功能。“河水以前很干净,有几年水质不太好,最近一两年好多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石牛村人,30岁的宣浪见证了杨柳河这些年的变化。“杨柳河段有6家企业,从去年开始陆续都上了污水处理设施,在劝导下沿线居民也都改变了过去往河里直接倒生活垃圾、污水的习惯。”他指着不远处的1号桥,“你看,今年开始每天都有人在那里钓鱼。”
宣浪每天的巡河路段从1号桥到三公桩,全长2.5公里。“村上组织河站长分两班巡河,白班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半,夜班从晚上7点半到凌晨12点半。有时步行,有时骑车。”宣浪告诉记者,由于大雨后河面漂浮物多,为了尽可能多地打捞,他们需要在这2.5公里长的河段来回巡查。
从早上7点直到9点碰上记者,两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已经在1号桥将河道打捞了一遍。“每天巡查加打捞,这段2.5公里长的河段需要来回3至4遍。现在准备沿途巡查,到三公桩再打捞一遍。”
加强监管力度
调动老百姓共同保护杨柳河
从今年4月开始,温江区启动了“河长制”,构建了四级河长分级管理机制,即建立区、镇、村、组四级责任主体体系,分别对应河长、河段长、河片长、河站长四级责任人体系,对全域河渠形成网格化管理。和盛镇组建了杨柳河、金马河巡河护河队进行全任务、全天候、全覆盖巡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置。
宣浪也是和盛镇183名河站长之一。“我们镇还有一个河长制微信群,每天例行巡查工作都要在群里汇报。”他掏出手机给记者看,“汛期来了,我们除了对河道水环境进行日常检查外,还要同时注意汛情、堤防有无隐患并及时报告问题,保证河道安全。”
为了加强监管力度,和盛镇还启动了有奖举报。“我们的力量毕竟还是有限,要把老百姓也调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杨柳河。”宣浪将手中的宣传单递过来,记者看到这是一张《和盛镇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环境保护有奖举报投诉的通知》。“这张通知除了张贴在石牛村的宣传栏上,我们在巡河的时候也会沿途发给附近的老百姓,里面的投诉电话除了座机,还有镇上环保科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他专门跟记者强调,确保24小时都可以打通电话投诉。本报记者 李颖 摄影 谢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