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过去10年 四川累计治理川西北沙化土地81.5万亩

2017-08-30 15:00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8月29日至30日,川西北防沙治沙现场会在甘孜州召开。会议透露,从2007年我省启动防沙治沙工程以来,全省累计投入中、省财政治沙资金逾12亿元,累计治理川西北沙化土地81.5万亩。

我省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地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防沙治沙工作,2007年正式启动实施防沙治沙工程。2007年6月,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启动防沙治沙工作。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推动川西北防沙治沙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通知》,再次安排部署防沙治沙工作,明确将防沙治沙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纳入沙区地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的同时,省级财政将林业防沙治沙项目列为固定专项,地方财政统筹利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植被恢复费等资金,全省累计投入中、省财政治沙资金逾12亿元。

十年来,全省累计治理川西北沙化土地81.5万亩,巩固治沙成果45.8万亩•次。2015年第五次沙化监测显示,同2005年第三次沙化监测相比,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5.6%,流动沙地减少52.7%,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7.7%。重点工程治理区沙化程度减轻,植物多样性增加,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沙尘暴强度减弱,沙尘天气呈下降趋势,生态状况不断改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省现有沙化土地86.3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8%,有沙化土地分布的乡(镇)土地面积约1740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5.7%。川西北阿坝、甘孜两州集中分布着全省92.3%的沙化土地。据监测,全省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有10.5万公顷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亟待加强防护。目前,全省沙化土地治理率不到16%,按现阶段的工程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面治理。尤其是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自然条件更差,沙化程度更重,治理成本更高,治理难度更大。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也亟需根据主体功能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封禁保护,任务繁重。总体来讲,土地沙化已成为川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川西北沙区已成为我省生态最脆弱、建设最薄弱的地区之一,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全省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00万亩以上。围绕这一思路目标,要扎实抓好川西北防沙治沙的重点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抓实重点工程。我省将坚持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推进沙区生态综合治理。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捐资或者以其他形式开展公益性的治沙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要继续实施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项目,争取启动退化草地治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资金有计划地治理沙化土地。要因地制宜谋划和推进一批区域性、综合性的防沙治沙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和沙区林草植被恢复。要进一步争取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在不同类型的沙区县集中资金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省防沙治沙工作。

坚持科学防治,提高治理水平。我省将把科学防治的理念贯穿于防沙治沙全过程,健全完善治沙技术支撑体系。一要加强技术模式攻关集成。完善防沙治沙相关技术标准,做到有章可循、科学防治。积极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系统性技术模式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推广性、复制性的先进技术、先进模式。二要加强治沙植物材料研究。突出抗逆性、适生性,积极筛选培育一批适宜川西高寒地区、干热干旱河谷沙区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治沙植物、治沙材料,特别是沙生药材、沙生食材、治沙牧草等。加强治沙植物基地建设,培育足够的治沙材料。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防沙治沙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完善防沙治沙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推进防沙治沙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适用技术和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四要加强治沙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员和有关人员要深入沙区开展研究,开展针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农牧民治沙致富本领。

完善政策措施,推进治沙脱贫。综合考虑沙化成因、沙区特点、农牧民意愿、沙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需求等因素,我省将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统筹推进防沙治沙和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一要创新参与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新沙化土地治理工程项目管理,调整完善相关招投标程序,探索建立贫困人口直接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鼓励通过自建方式实施营造林类治沙项目,让国有林场、森工企业、专合社、村集体、农牧民群众等成为沙化土地治理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二要健全补偿政策。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沙区和治理区林灌草植被、湿地保护激励机制,对因保护沙区生态而丧失发展机会等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调节沙区生态保护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土地沙化和治理区沙化逆转。三要优化产业结构。依托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实施,科学发展灌草结合的人工饲草基地和特色经济林果、中药藏药、名贵珍稀菌类产业基地。结合民族地区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沙区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建设沙漠公园、沙漠科技馆、沙漠体验营,稳步开展沙漠沙地旅游,努力实现防沙治沙与增收脱贫“双赢”。

原标题: 过去10年 四川累计治理川西北沙化土地81.5万亩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