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评论员 刘琴
文化,不仅装点出城市最为耀眼的“盛世美颜”,也是城市的灵魂,是软实力,是城市得以不断集聚的核心价值所在。
社区是城市集聚的承载体。只有功能、没有文化的社区,犹如没有主题的文章,只是一堆散乱堆放的建筑物,居住其间的人们,惟有身的休眠,没有魂的安放。这样的社区,没有灵性,难有认同,缺乏归属感,集聚难持续。
“许多许多的历史才能形成一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能形成一点文化。”民国初年,科学家、散文家陈之藩在其散文集《剑桥导引》中如是感叹。成都是幸运的。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积淀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形成“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文化根脉,厚重博大;文化活力,革故鼎新。
然而,社区的发展和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题。并非拥有厚重的城市文化,城市社区就天然地成为文化社区,就天然具有了人文气质。尤其是当前,成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正面临转型的烦恼。而陌生人社会的到来,更使传统社区,这一社会学家费孝通定义的“熟人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随着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推进,还将有更多的新成都人来到我们城市,成为社区里新的陌生人;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还将有更多全球人才涌入我们的城市,入驻我们的社区。成都,将面临不同文化融合这一世界性难题。
因而,建立社区的文化感召凝聚机制,增强社区归属感,不仅是成都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路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成都广纳天下英才、让“成功之都”名片更亮的一道必答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将“处理好依法治理与文明浸润的关系”作为社区发展治理必须重点处理好的五对关系之一,既有针对性,也有前瞻性;既立足社区治理,也着眼城市发展。
将天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灌注于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之中,深度发掘社区地域文化特质,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区公共交往平台,强化社区共同价值基础的建设,增强社区融合和形成社区意识,培育向上向善的社区精神,形成多样表达的人文社区。这样的成都,开放包容水平将更加提升,不同乡音、不同肤色、不同职业的人们将得以和谐共荣。
早在今年7月举行的成都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就提出“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的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思路。其内涵,其实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恰恰是天府文化开明、包容特质的投射。以产业不同类别建立的主题城市社区,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习惯,差异化配置公共服务功能,在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整体性与独特性的统一、大众性与品位性的统一中,凸显“生活城市”“休闲之都”的鲜明特质。由此可见,天府文化既是社区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点。
成都是一个移民城市,厚重的天府文化,历来就是这座城市中不同背景人们的心灵纽带。也正是在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兼收并蓄中,天府文化历久弥新,成都活力始终澎湃。以天府文化为基点,重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必将使成都迸发更加强烈的城市向心力,使成都不仅成为世界的“生活城市”,世界的“休闲之都”,也成为世界的“成功之都”。
原标题:文化的感召,让城市更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