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诗歌大咖点赞成都

2017-09-14 07:2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外国诗人

看/成/都

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感受国宝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在武侯祠幽林深处品读诗圣杜甫笔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怀……

昨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等成都的招牌景点,迎来了近百名中外嘉宾,他们都是此次莅临成都参加“2017成都国际诗歌周”的诗人。到成都的这两处景点,既来参观也为采风。诗意的成都让眼光敏锐的诗人们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乌拉圭诗人爱德华多· 埃斯皮纳:

成都让我点燃了创作激情

“到成都两天了,我每天都要写两三首诗,成都简直点燃了我的创作热情。”乌拉圭诗人爱德华多· 埃斯皮纳笑着说。埃斯皮纳被认为是拉美最具原生特色的诗人之一,曾获得乌拉圭以及拉美、欧洲等多项国际诗歌的奖项。如今,埃斯皮纳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担任诗歌和文学创作教授。

在这位诗人看来,成都的建筑、热情的人民和诗人朋友们,让他有了很多创作灵感。也许是时差的原因,晚上睡不着觉时,整个头脑里就浮现在成都看到的种种,文思泉涌,不停地写。埃斯皮纳说,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到成都,但总觉得此前来过这里,这里的慢生活感觉时间像停止了一般。

爱沙尼亚诗人尤里·塔尔韦特:

成都人的热情发自内心

“这是第一次来成都看熊猫,虽然人太多,但总算看了一眼真正的熊猫。”爱沙尼亚诗人尤里·塔尔韦特走进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手中的相机就一直“咔擦”不停,他希望将眼里所看的一切都带回家乡。尤里·塔尔韦特是爱沙尼亚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自1992年开始在塔尔图大学担任教授,2016年成为欧洲科学院成员。

塔尔韦特说,他阅读了不少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深邃的思想让他着迷,这一次来到曾在古代书籍中多次出现的成都,也让他感叹这里的风土,“我非常喜欢成都,这里的人们很热情,发自内心的热情。离城市不远还有这样一片森林,熊猫在这里快活地成长。”

美国诗人徐贞敏:

特别喜欢武侯祠的古建筑

“成都有很多艺术家,刘家琨、何多苓、张晓刚……为成都增添了很多艺术性。”走在路上,美国诗人徐贞敏用英文向诗人们介绍成都,俨然一个成都通。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徐贞敏甚至对成都街头的茶馆、小吃店都了然于心,“我1994年第一次来成都,就是因为诗歌,认识了翟永明。1999年至今,我每年都来成都至少两三次,我太喜欢这里了。”

徐贞敏说:“我第一次踏足成都的时候,曾去拜谒过望江楼的薛涛像。拜读杜甫的作品之后,又慕名去了杜甫草堂。武侯祠也来过很多次,特别喜欢武侯祠的古建筑。”徐贞敏说,这些木结构建筑让她读懂了成都的历史和风韵。

意大利诗人伊戈·科斯坦佐:

成都处处诗意盎然

“这个熊猫是送给我两岁女儿的礼物,这把羽扇则是我送给自己的。”意大利诗人伊戈·科斯坦佐说。熊猫玩偶是科斯坦佐上午游览熊猫基地时购买的纪念品。伊戈·科斯坦佐是意大利新生代诗人,同时也是一名编剧和歌词创作者。

科斯坦佐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成都成为他认识中国的第一扇窗户,疏密有致的竹林、丰茂参天的古树、亭台楼阁……被科斯坦佐留在相册和记忆里,“也许我会马上就有写诗的感觉,生活在这里,处处诗意盎然。”

外国诗人

译/成/都

英国诗人、翻译家施笛闻:

正在翻译成都诗人诗作 推荐到欧洲

“我真的很喜欢成都,喜欢这里的生活。”在“2017成都国际诗歌周”的30多名国际诗人中,有3位诗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年仅30岁的英国诗人施笛闻就是其中一名。施笛闻不仅是一名诗人,也是翻译家。施笛闻介绍,他正在翻译成都诗人马雁的作品,“她的作品让我很吃惊,没想到是出自一名女子,读了一次后,我就喜欢上了,一定要把这些作品介绍给欧洲。”

施笛闻2010年来到中国,当时他对中国古诗词充满热情。他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我喜欢他享受生活的洒脱态度。”施笛闻说,中国古诗词精微深奥,“短短一段,我需要阅读几小时。除了李白,我还喜欢苏轼杜甫。”此次国际诗歌周,是施笛闻第三次来成都,“成都给我的感觉是很悠闲,我知道成都人很爱阅读,成都有很多有分量的诗人。其实我一直都打算到成都来长住,但我怕来了就不想走了。”施笛闻说,诗人为什么都喜欢成都?因为成都人真的特别热爱生活,也能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能给予诗人极大的创作养分,因为成都这个城市总能让你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反思自己。 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刘海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