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黑科技”感十足的体验 网络安全成都这样玩(2)

2017-09-19 08:13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专家出招

360企业安全集团四川技术总监李欣:

防范不明链接和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

昨日,360企业安全集团四川技术总监李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抛出了他的核心观点,“万物皆变 人是安全的尺度”。他认为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风险。往往网络安全事件是由人发起,同样也需要人来防护,安全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对抗。李欣认为,在生活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会不断丰富信息量,增强防范意识。

谈及具体安全防范措施,李欣主要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在手机安全方面,应用软件一定要从官方渠道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下载链接。收到有很多链接的短信时,一定要学会识别这些链接的来源,在链接开头的“http”和“https”是一个识别点。大多数人认为“https”更安全、更放心。其实,“http”和“https”都存在安全隐患。对家里的Wi-Fi一定要设置密码,公共场所的Wi-Fi尽量少连接,虽然连接Wi-Fi能带来很多的便利,但也可能因此而暴露你手机中的信息。同时,李欣还分享了使用共享充电宝必须注意的事项,安卓手机在连接后会弹出是否信任字样的对话框,大家一定不要点击“信任”,要求点击“信任”才能充电的充电宝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法“说”网络安全

不得出售个人信息 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在四川CA的展台上,市民一边骑“动感单车”一边快速抢答;天成益邦展出的网络安全问答体感游戏让市民挥舞双臂动起来,互动感十足……今年6月起,《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不少企业展位针对《网络安全法》,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趣味科普。《网络安全法》意味着自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通过各类法律、规章、规定、条例、通知等方式构建涉网管理体系,趋于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也意味着我国网络安全迈上新台阶。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7亿的网络用户,互联网渗透率接近或者超过总人口数的50%。那么,在带来各种各样生活便利的同时,侵犯个人隐私、非法获取买卖利用个人信息、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负面现象也已经对网络空间的良好生态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值此关键时机,《网络安全法》的生效,让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对待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关了之,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方方面面齐动手,共同实施有效的治理。这种治理的目标,不是要阻断使用网络,而是要在网络空间构建必要的秩序,从而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

对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网络安全法》给出了明确的规定。——针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针对网络诈骗多发态势,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此外,《网络安全法》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小贴士

这些新型网络诈骗 你必须要知道!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个人信息安全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的信息安全吗?”已成为每个人关注的问题。

公共场所免费Wi-Fi越来越多,人们进入酒店、餐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后习惯先打开Wi-Fi功能,看一下是否有免费的Wi-Fi信号。市民要注意查看是否是钓鱼Wi-Fi。钓鱼Wi-Fi的成本很低,黑客一般只需几百元便可以设置一个钓鱼Wi-Fi,并在公共场所部署,而且在名称上与免费Wi-Fi相似。受害者访问钓鱼Wi-Fi时,他的所有数据信息都可能会被钓鱼Wi-Fi记录下来,从而盗取QQ账号、微信账号、游戏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甚至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

随着掌上互联网的兴起,掌上移动电子设备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充电宝作为这一类的衍生物,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可许多人并不清楚,充电宝也能泄密。市面上有一种被植入木马程序的“病毒充电宝”,手机一旦连上它充电,病毒就会通过USB接口自动读取手机信息,不法分子就可以借助电脑连接的互联网将此前收集到的个人信息隐蔽传输至任何地方,从而达到自己的非法意图。

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人们个人情感、生活和学识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然而,这些社交网络也潜伏着安全隐患。许多家长在社交网络上“晒幸福”,不经意间泄露了孩子的学校、相貌、家人等信息,这些都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绑架、恐吓等方式向家长索要钱财,危害孩子的生命安全。信息发布时如果还带有炫富色彩,那就更可能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

杨梓宜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常斐 摄影 胡大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