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下足“绣花”功夫 发挥首位城市引领作用

2017-10-10 07:0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产业化带动村民脱贫奔康。图为村民对川芎进行锄草 摄影 张青青

甩掉贫困村的帽子,日子像二荆条一样红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结合实施“东进”战略,聚焦聚力85个省定贫困村、31112人国家标准贫困人口脱贫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下足“绣花”功夫,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实现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三步走”目标,切实发挥成都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首位城市作用。去年,扎实完成31个贫困村退出和15952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亮点工作——

精准施策

完善制度设计,健全推进机制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脱贫攻坚全过程都提出了细致考验,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我市以国家中心城市的视角,高标准、高起点谋划简阳脱贫攻坚工作,从健全制度体系、加快工作推进、深化“五个一”驻村帮扶三个方面为全年脱贫攻坚工作定下基调,明确提出了突出产业发展核心、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统筹基础硬件建设等7项工作指向,不断完善高标准扶贫攻坚制度设计。

为了完善帮扶机制,确保帮扶成效,我市出台了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方案,全市所有贫困村配齐1名责任领导、1个对口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成都市对27个退出待验收村继续落实联系领导和帮扶部门,并调整补派了17名“第一书记”,为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了146名“第一书记”,按要求组建了“三个一”巡回帮扶小组,并组织简阳市开展万名干部“大联系、大走访、大帮扶”行动,确保每户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到岗履责,政策落实到位,帮扶措施精准有效。

注重以督查巡查推动工作落实,也是我市加紧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式。上半年,我市以“发点球”的方式,共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暗访70余次,提出整改意见1300余条,建立了重点问题清单台账,限时要求整改。同时,健全基层监管举报机制,面向基层群众设立了扶贫领域公开监督举报电话。

增强“造血”功能

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受人鱼不如授人渔,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困难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成都把增强“造血”功能放在攻坚的突出位置,引导扶持简阳市组建农业园区管委会,探索“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我市积极引进正大集团、温氏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当地的特色和潜力,合理规划布局“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在每个乡镇都规划建设50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园,推广实行“特色小镇+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创新发展模式,确保15844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效益“断穷根”。

创新金融扶贫思路和办法,鼓励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也是我市创新扶贫方式的探索。“扶贫保”“农贷通”等一系列面向贫困户的金融产品得到创新推广,456户贫困群众有效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了生产,增加了收入。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提升脱贫质量和群众获得感

摘掉贫困帽,脱贫奔小康的深层含义不仅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攻坚成效的重要标志。成都的着力点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群众获得感。

按照持续增加民生福祉的要求,我市大力推动简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配套服务全面向成都市看齐,在简阳深入实施消除土坯房、黑臭河渠整治、村组道路改造提升、农村安全饮水、消除农村旱厕、农业产业招商“六大行动”。建设村社道路373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8.73万亩,确保今年10月底前彻底消除7700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高标准实施95个村级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逐步推进建制村、新村聚居点天然气接入工作和普及光纤到户与4G网络覆盖,加速城市公共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全面提升简阳市基础发展水平,为贫困地区长期稳定增收夯实基础。

为补齐“短板”,成都市将国家标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提高简阳低保标准至每月每人460元,实现应保尽保。在开展医疗机构与贫困村结对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五个一”医疗结对帮扶制度和个人健康医疗服务更大面积覆盖。上半年帮助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再就业。

典型点位——

600吨简阳红辣椒 提味“郫县豆瓣”

5000亩农业产业园成为产业脱贫新能级

“我家10亩辣椒地至少收入40000多元,今年真是大丰收!”火辣辣的二荆条密密麻麻地挂在枝上,泛着红彤彤的喜人光泽,和小辣椒同样红火的是简阳市老龙乡村民王芳一家的日子。

去年,对口帮扶单位郫都区接到帮扶老龙乡的重任,郫都区将自身独具特色的豆瓣产业牵手老龙乡二荆条,建设50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园,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培训。春华秋实,经过郫都区帮扶干部和老龙乡村民的共同努力,老龙乡的农业产业园迎来了大丰收,也成为产业脱贫、助农增收的新能级。

辣椒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后,郫都区帮助老龙乡培育的400亩大棚幼苗,今年新春发芽后,郫都区便赶着春耕将幼苗和薄膜、肥料等农资免费送到老龙乡贫困户的手中,帮助老龙乡建设1200亩辣椒生产基地。同时,“郫县豆瓣”公司与乡上签订了合作协议,出产的红椒只要达标,豆瓣公司会以上市前期市场均价,或保底0.8元每斤的价格收购。

“豆瓣公司的原料需求量旺盛,今年老龙乡出产的600吨红辣椒都由合作社收购,用到‘郫县豆瓣’的制作中去了。”郫都区帮扶干部杨应春介绍,郫都区委托简阳市五月天辣椒专业合作社为老龙乡更新品种,提供技术指导,请来省农科院专家为种植户做技术培训。今年,老龙乡出产的优质二荆条色泽红润、辣味浓厚,细长皮厚,便于运输,受到了“郫县豆瓣”公司的好评,老龙乡也成为“郫县豆瓣”的优质原料产地。

同时,合作社积极与经销商建立联系,并与“郫县豆瓣”公司合作,统一负责出产辣椒的销售。

收过了青辣椒,再卖红辣椒,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王芳一家种下的10亩辣椒地今年保底产出40000多元收入,她不但能摘下贫困帽,还找到了一条持续增收的致富路。和村民王芳一家一样,改良了优质品种,今年老龙乡的二荆条很“吃香”。村民们不仅将青辣椒畅销到甘肃、陕西、河北等地,丰收的600吨红辣椒也装进了“郫县豆瓣”公司的酱缸中。

用一块土地,带动多效收益。配合1200亩辣椒种植基地,郫都区还在5000亩的农业产业园中引入2000亩以上种植优质脆红李、柑橘等作物。农业产业园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我市在每个乡镇都规划建设50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园,也随着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铺开,正成为产业脱贫新能级,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产增收。

心语心愿——

“还要跟着合作社致富奔小康!”

“长效发展还得靠产业化,单打独斗无法做大做强。”简阳市老龙乡凤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奇才介绍,为了整合全村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去年在郫都区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从辣椒下种到培植再到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种植户都要严格接受合作社统一管理,保障老龙二荆条的品质。“未来,我们还要创建属于自己的辣椒品牌,探索‘互联网+’,老龙的红辣椒将搭乘电商快车,让更多人尝到。”王奇才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也能尽快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大家的日子也会像二荆条一样红火。”

“以前觉得脱贫攻坚就是一句口号,现在产业搞起来了,日子红火了,我们的生活大变样,以后还会更好!”去年底,贫困户胡光华加入村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了1亩多的草莓,仅半年时间就增收1.4万元钱。加入了合作社,学到了新技术,找到了新销路,生活一天天变得忙碌,胡光华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今年我就能摘掉过去几十年都甩不掉的‘贫困帽’,明年后年我还要跟着合作社致富奔小康!”

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文/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