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以创新探路 披荆斩棘打攻坚战

2017-10-12 07:43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德昌县彝族群众收摘万寿菊。本报记者 王云 摄

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村民在该村的蛋鸡养殖合作社上班。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四川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点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难度非同寻常。脱贫攻坚是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体现了对四川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贫困群众的深切关怀。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从2012年底750万贫困人口,减至2016年底272万贫困人口——四川采取超常举措,付出超常努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用活资金

养驴脱贫致富背后有基金当靠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今年纯收入有望超40万元。”10月10日,巴中市恩阳区关公镇双桥村,伏瑞富准备在年底前将100头驴销往北京、广州等地。

2年前,他还是贫困户。现在成了“冒尖户”,伏瑞富坦言,离不开扶贫基金的支持。

50岁的伏瑞富过去养过猪,但因猪病赔了本,还欠下数万元债务。2015年,考虑到养殖风险小,他决定养驴。租地、建棚、买驴,前期投入过万元,饲料费却没了着落。

村第一书记马永强推荐他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这项贷款,本金归还期限不超过3年,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财政全额贴息,不用任何抵押物。

这项扶贫贷款背后的助推者是“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这笔基金消除了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担心,敢于贷款给贫困户。”巴中市恩阳区财政局副局长岳鹏介绍。

伏瑞富向巴中农商银行借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饲料钱有了。

1头驴卖出去,纯收入至少2000元。2016年,伏瑞富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另租下100多亩地,购置了近50头驴。“当年纯收入已破20万元;2017年预计能翻番。”

伏瑞富靠养驴脱了贫,10户贫困户纷纷找上门来想跟着干,但都缺乏资金。伏瑞富又向他们推荐“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他还成立了彩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提供养驴技术指导,“预计今年底这10户将全部脱贫。”

伏瑞富的故事,是我省四项扶贫基金助力脱贫的一个缩影。我省在全国首创“四项扶贫基金”,即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是由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筹集用于与银行共同分担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损失的资金。如果贫困户贷款产生违约,由经办银行和分险基金各分担贷款损失的30%和70%。

据省财政厅数据,截至9月底,全省四项扶贫基金累计规模106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31.9亿元,引导47.9万贫困户借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60.7亿元;教育扶贫救助基金8.0亿元,支出1.3亿元,资助了17.9万贫困家庭学生;卫生扶贫救助基金7.9亿元,支出1.4亿元,资助了25.5万贫困人口;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规模58.2亿元,29.4万贫困户借用产业扶持基金25.8亿元。

“四项扶贫基金”回应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使政策的补充效应发挥到最细小的单元。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建立四项扶贫基金补充机制,通过预算安排、资金整合、社会捐赠、对口支援等渠道,及时补充基金。

原标题:以创新探路 披荆斩棘打攻坚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