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素新闻网(记者 高旭)10月18日报道 今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而其中《我和近平一起到四川学习办沼气》一文,更是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文章讲述了黑荫贵与习近平在1974年12月一起前往成都学习沼气技术,其中还提到了他们曾在成都大邑县参观。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成都农村的面貌如何?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专程走访了大邑县的乡村,这里的村民早已用上了天然气、搬进了新居、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今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消息让这里的村民倍感振奋,他们说,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未来的生活还将更加美好。
点火就能做饭 以前想都不敢想!
“你看看这个天然气多方便,还有自来水!以前想都不敢想!”记者刚来到大邑县韩场镇兰田社区,居民寇玉琴就迫不及待的和记者“摆”起了自己的新生活,寇玉琴在原韩场镇十里村生活了40多年,而以前艰难的生活让仍他记忆犹新。“小时候,吃水都要走半个小时去挑水。”寇玉琴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家里是村上第一批建起沼气池的。“以前做饭靠柴火,每次做饭生火都要1个小时,后面建了沼气池,方便些了。”
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
2010年,配合新农村建设,寇玉琴搬进了兰田社区打造的兰田小区二期居住,打开水龙头就有清澈的自来水流出,做饭只需要轻轻点火……这样的居住环境,让寇玉琴喜出望外。
寇玉琴的缝纫店
“现在水电气都有,小区卫生也干净,生活好,这也多亏了好政策。”如今的寇玉琴,在自己家里开起了缝纫店,同时还开了一家快递派送点,每个月至少都有几千元的收入。“我们农村变化太大了,你看我们这里,我觉得比城市住起来还要安逸!”
大邑县韩场镇兰田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凯告诉记者,2002年,韩场镇六合村、十里村合并成立了兰田社区,社区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属于纯涉农社区。为了让居民过上更好的环境,社区在2008年开始全力打造以兰田小区为主的村民新居工程,水电气等配套一应俱全。“现在,全体居民已经用上了天然气,今天正好是十九大召开,我相信我们努力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72岁老党员说:这辈子住过这样的房子 值了!
早上7点,老党员张玉桥就已经守在了家里的电视机前,等待十九大开幕会的举行。“过去五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十九大要召开了,我更关心未来五年我们还会过上多么好的日子!”
张玉桥的家
张玉桥今年72岁了,从生产队的会计到十里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都在基层默默做着贡献。退休后,张玉桥与爱人依然居住在一个只有40多平米的土房里。“当时就是怕下雨,怕起风!怕下雨房子漏水,怕起风瓦片下来把家具砸坏。”
今年年初,随着兰田社区“葡萄新村”的打造,张玉桥老两口第一批住进了新家,房子上下共两层,每层70平米,拥有了三间卧室。“现在房子大了!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由于张玉桥一直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搬进新家后,老两口并没有装修房子,家具也还是用的旧的,这让他们的儿子很着急,最后,在儿子的劝说下,老两口将房子装修了,换了电视,张玉桥也终于再也不用通过广播来了解党的新政策了。“这辈子住过这样的房子,我觉得值了!”
微菜园
走出张玉桥的家门,一块菜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记者看到,这块菜地被分成了6块,里面种上了大葱、萝卜等蔬菜。
“这是我们打造的‘微菜园’,一方面可以让习惯种植的居民继续劳作,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何凯介绍到,作为兰田社区重点打造项目之一,兰田“葡萄新村”总投资5400万元,受益农户达244户759人。通过新建、改造、保护等方式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代表典范,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家门口的幸福感”。
葡萄新村
打造葡萄产业园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在成都,已有不少农村社区开始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兰田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兰田社区,坐落着韩场镇成都安仁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该区以葡萄作为主导产业,规模连片种植面积4750余亩,园区有1个葡萄协会、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4家农民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户50余户,种植巨峰、夏黑、美人指、玫瑰香、醉金香、摩尔多瓦、圣诞玫瑰等30多个优质品种,是全省最大连片设施种植葡萄产业园,国家地理标识“安仁葡萄”的主产区,葡萄年产值可达1.2亿元。
葡萄园区
“这个就是我们通过农民土地流转来进行打造的,然后农户也可以自己成立合作社,在这个葡萄园里打造自己的品牌。”何凯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目前,该园区内的业主自发成立了青龙、果果鲜、紫晶、璀璨等4个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共享原料采购、栽培设施、管理技术、品牌打造等经营管理,抱团发展,带动小户发展壮大。
葡萄园区
村民何宗莲就是受益人之一。以前,她靠种植水稻为生,如今,他已经将自己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葡萄种植合作社,自己还在里面打工。“以前一亩地一年也就600多块钱,自己还要干活,现在我租地一年就能收入4000多元,自己给合作社打工每个月还有工钱。”何宗莲说。
据了解,目前葡萄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合作社的指导,农户积极参与葡萄种植,适度规模经营农户50余户,成立潘多拉、绿优等家庭农场14家,夯实了葡萄产业发展基础。“5年前,我们的人均收入是6000多元,而现在,已经达到了21500多元,这就是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何凯说。
聚焦“三农”问题 成都着力打造农业金字招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事实上,成都正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继续发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着眼党和国家全局,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都提出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记者从成都市农委了解到,成都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发展导向,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和农村增绿。预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
兰田社区正是成都乡村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受益的一个代表。何宗莲说,靠着好政策,自己的日子已经发生了巨变,她盼望着随着十九大精神的落实,让农民变得越来越富,农村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