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促进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
企业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明确,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新战略新动能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发展新经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把握大势、遵循规律,坚定发展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三要追踪前沿、勇于创造,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的现实路径。发展新经济,是成都贯彻中央要求,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四要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努力营造发展新经济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大会指出新经济意味着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监管方法的全新变革,必须以开创新时代的政治勇气和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营商环境,让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大会要求一要勇于解放思想。发展新经济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历史从来不属于等待观望者、墨守成规者、投机耍滑者。党员干部是开启新时代的关键少数,要勇于学习、勇于创造、勇于担当。要带头践行新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市深入开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谋求新跨越”大讨论,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动力和机制,让改革担当、创新意识、变革思维、开拓精神融入血液、成为基因。
要主动服务新经济。学深研透新经济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发展路径,主动与企业一起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增强行业洞察力和领悟力,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在国际国内选择合作伙伴共建新经济发展研究智库,主动为新经济企业解难,为创新型人才赋能。要加快培养发展一批懂新经济的专业干部并尽快调整到关键核心岗位。要积极创建新制度。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和制度政策创新,及时修改与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规定,制定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负面清单,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综合运用政府公共资源、财税杠杆和要素资源配置等政策工具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构建新经济发展统计考核体系,营造更合理更便利更高效的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
二要创新要素供给。坚持以创新需求和企业发展壮大为导向,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优质要素投放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高增值行业,促进各类要素向新经济领域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倾斜流动、有效集聚,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丰厚土壤。要创新信息要素供给。整合、赋能政府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推进数据合法有序契约开放,推动数据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鼓励基础运营商和大数据领军企业在蓉兴建大型IDC项目。对主要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等给予优惠支持。
要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着眼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度、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强化新经济人才招引,推进“蜀才归蓉”,瞄准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引进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建立对企业和创新团队引进使用新经济人才的奖励制度。加强新经济人才培育,鼓励新经济平台企业与在蓉高校联合办学和深度合作。建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分类分级为新经济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学、投资置业金融产品和医疗保健等服务。在全市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新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嵌入式学习。要创新资本要素供给。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全球知名风投在蓉设立法人机构,提高首轮融资便利性。设立新经济天使基金和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在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促进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
要创新技术要素供给。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努力在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充分激发高校院所在蓉转移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培育和发展创新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评估中心和交易中心,鼓励各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和就地转化。要创新平台要素供给。积极争取国家级国际化重大创新平台在成都布局,努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对进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给予政府财政配套和建设扶持奖励。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新经济、集聚新动能,既需要政府大力推动,更需要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贡献,培养一批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对新经济领域中有发展潜力和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领军人才,要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表彰。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汇聚行业资源和要素,打造开放式的政产学研用常态化交流平台。
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风尚。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加强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人文环境建设,培育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城市文化,形成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的创新创业想法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
要全力创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实行包容性管理和审慎性执法,变“事前设限”为“事中划线”“事后监管”,多出“指导意见”、慎出“管理办法”。对发展初期的新生业态,要经常调研指导,依规依法规范,给企业留足成长空间。支持设立“非负面清单”的新经济企业或新型组织,放宽新经济领域企业登记条件。建立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量身定制、逐步完善新经济监管体系。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杨富 温珙竹 刘泰山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