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寿安镇冬枣基地
“天府之国”成都,沃野千里,水旱从人。蜀地兴农,自古以来皆如此。而在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中,“成都实践”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内生动力的不断激活,为成都“三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让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则为农业农村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经过前期的探索,成都已奠定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的引领下,成都市将继续扛起试验区“先行先试”大旗,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大道上探索求进。
深化改革 夯实发展“地基”
今年6月,位于我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的“妈妈农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重庆、云南、西藏、四川西南四省区代表组成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观摩团来到这里,亲自体验这片国家级改革试验田里“长”出的新气象。
2015年2月,郫都区被列为33个国家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区县之一。同年9月,随着一宗13.44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成功出让,战旗村敲响了全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两年过去,这块“实验田”已长成了集购物、餐饮、娱乐、酒店、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土地还是农民集体所有,农民就可以长期获得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益。通过集体土地入市,以“妈妈农庄”为代表的系列集体经济产业使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村民股东现金分配88.61万元,人均增收520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增值2600元,全村人均纯年收入由2005年的3000余元增长到2016年的21100元。而截至今年5月底,郫都区共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0宗、353亩,成交总额2.1亿元。
不仅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2016年,成都市推进国家级改革试点15项,总结推广“土地预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村民整体退出、集体统一经营”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退出方式,在全面完成农村“六权”确权基础上,开展“新五权”确权,颁证率达到99.9%;推动成都农交所成为全省唯一、西部最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与四川省内10个市州和83个区(市)县正式联网运行,实现交易1.3万宗、交易额达565亿元。2016年,成都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接受了农业部第三方中期评估,受到专家评估组充分肯定。
创新机制 激发内生动力
从崇州市隆兴镇的田坎上走过,王志全匆匆赶到合作社。今年的稻谷收完了,他得尽快给合作社算个账——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作为四川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他,已经走过7年时光,管理的土地也从数十亩增加到三千余亩。在这位“农业CEO”的带领下,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崇州市隆兴志全土地股份合作社、崇州市石马土地股份合作社3个合作社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王志全只是活跃在田间、市场的众多农业职业经理人之一,也是成都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探索“农业共营制”中的重要一环。据了解,从2011年起,成都便开始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年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7134人,其中初级3380人、中级3606人、高级148人。通过这些新型“农业CEO”,将有效解决“谁来种田”和“科学种田”等问题,有效引领带动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在创新经营方式方面,成都市今年重点探索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以及“生产全托管、服务大包干”“土地预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大园区+小农场”等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组织,2016年全市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148家;推进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改革试点,创新建立“风险分担、快捷高效、应贷尽贷”的“农贷通”融资平台,有效激活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围绕粮油、蔬菜、畜禽三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水产七大特色产业,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达到21个,其中自主开设的仅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保费补贴的险种达11个;蔬菜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已覆盖除简阳外的所有涉农区(市)县。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金额186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13.6亿元。
拓展内涵 推动成果共享
一排排猕猴桃架上果实累累,成片的冬枣已露出红红的脸颊……沿着成新蒲快速路,现代化的果园和生态农业基地一个挨着一个,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其中,好一片田园丰收景象。“除了最生态的蔬菜水果,这里还有绿道、森林,空气也很新鲜,我们每个周末都会来!”
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成都延伸产业链,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今年1—9月,成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7500多万人次,总收入超过240亿元,成都乡村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约20%。围绕深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成都把打造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川西林盘作为重点,对有条件的农区按A级景区的要求让“农区变景区”,把成都打造成为“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的世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农业+旅游”丰富了现代农业的新内涵,而“农业+互联网”的探索更是成都以互联网思维和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开的一扇窗。
这几日,成都果然农业的总经理吕世翔忙得不亦乐乎:进行采收前的质量检测,安排运输公司到基地拉货,指挥包装公司按订单分级、装箱,再通知物流公司上门取件……作为蒲江猕猴桃天猫官方旗舰店的运营方,预计今年的销售量将超过2300吨。虽然发货压力大,但网店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开采不到5天,就已经接到了6万吨的订单!多亏园区里各种配套服务完善,我们的流程才能如此顺畅!”
吕世翔口中的蒲江电子商务产业园,正是成都为拓展优势农产品输出渠道,集合电商全产业链配套服务而打造的现代农业电商基地的缩影。一个个功能齐备的现代农业电商基地在成都市铺陈开来,为产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地智能化、信息化分拣仓储管理系统的智慧物流(集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于一体)系统、农产品全程可视化追溯系统、现代冷链物流系统等国内及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自2015年以来,仅蒲江电子商务产业园,就有113家电商主体入驻,包括物流、包装、法律、会计事务所、融资担保企业等,覆盖了农产品电商所有环节,入驻团队不仅有资金扶持,还有包装、运费等补贴。2016年,园区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3亿元。
实施“农业+工业”行动,突出发展食品饮料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业+文创”行动,打造农业文化创意基地……聚力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性,一系列敢为人先的生动探索让成都现代农业内涵不断拓展。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成都现代农业服务城市功能软实力不断增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共享。成都正大步向满足城乡居民对现代农业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迈进。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