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左)和与会嘉宾合影
市区内拥有的泛科幻迷,达50万余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总部坐落于此,拥有国内第一家科幻文化空间;诞生作为国内科幻文学类最高奖项的“华语科幻星云奖”和“银河奖”……成都,当仁不让的创意之城、科幻之都。
“成都开放的文化包容氛围利于科幻产业发展。”“成都的科幻产业,在国内领先。”昨日,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期间,众多科幻大咖齐聚成都,建言“科幻之都”。
科幻作家韩松:
“科幻之都”成都底气十足
“我们经常说天上有一颗行星,地上有一座城,天上的行星叫太阳,地上的城市叫成都。成都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火锅,还在于它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一说起成都,科幻作家韩松便热情洋溢。
韩江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四大天王”之一,同时也是第2届、第7届、第14届、第17届、第21届、第25届“银河奖”得主。作为资深科幻人,韩松谈到成都打造“科幻之都”时信心十足,“成都有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这本杂志像太阳一样点燃了千千万万的想象力!”
在韩松看来,成都文化自古以来就带着科幻色彩,三星堆里的图腾、造型等都有着浓厚的想象色彩,“而且成都诞生了很多文人豪杰,诗仙李白的作品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和想象空间,成都是中国科幻文学里重要一极。”
除了文化氛围,韩松认为成都打造“科幻之都”还具有人才优势。“成都高校众多,科技实力雄厚。成都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吸引人才。”
“有底气,有实力,有毅力,成都‘科幻之都’地位不言而喻。”
科幻作家何夕:
“科幻之都”要在人才和产业链上突破
何夕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多部作品获得银河奖。谈起科幻之都,何夕认为,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的城市虽然古老,却缺乏活力。又有的城市虽然活跃,却缺少历史。而成都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融合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何夕说。
何夕认为,建设科幻之都,需要在人才和产业链上寻找突破口。
人才是基础。何夕认为首先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科幻创作人才,“包括有专业素养的科幻创造和编辑,有了人才,科幻之都才有可能。”近年来,成都多次出台人才政策,面向世界引才,科幻方面本就基础牢固,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才集聚。
人才之外,何夕认为科幻之都还需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科幻影视化是一种新的趋势,科幻和影视相辅相成,电影需要科幻素材,同时也为科幻提供新的输出渠道。”在何夕看来,在影视创作上,成都要多出大片、精品,扩大影响力。其次是出版业,在科幻图书、杂志的出版上发力。
未来科幻大师奖创始人孙悦:
为成都科幻创意产业发展储备新生力量
昨日,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在蓉揭晓,成都再次为中国科幻发掘一批潜力无限的新生力量。未来科幻大师奖的创始人孙悦告诉记者,经过六年的发展,今年奖项设置更加丰富化、业态化。大赛不仅吸引到作家和粉丝,更让国内不少影视公司瞩目并有意购买版权,后续发力强劲,为成都科幻创意产业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
除了东郊记忆的主会场,今年的创意节还将四个分会场分别设立在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通过这种安排,大学生们能与国内外的科幻大咖“亲密接触”。“大学生群体和高校群体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对象,希望更多年轻的朋友可以了解、喜爱科幻,并能参与进来。”
本届创意节的主办方之一——赛凡科幻空间,就是孙悦筹备起的一家线下的科幻粉丝聚集地,为科幻迷们提供科幻活动、科幻产品及科幻创意作品的孵化平台。“成都的科幻不仅仅是全国科幻文学的高地,而且正以产业化的发展,助力成都新经济的发展。”
“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带来的创意灵感,越来越多进驻成都的科技企业、文化机构给予技术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保证,成都的科幻特色和科幻文化产业在国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孙悦透露,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古蜀文明与科幻相结合的文创项目,“我们作为一个诞生在成都的科幻奖项,在发展创意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
本报记者 卫昕 宋妍妍 李霞 李雪艳 摄影 胡大田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