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用文创撬动乡村建设 明月村的“文艺圣地”之路

2017-11-14 07:35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曾经的明月村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普通村落,曾经长时间戴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淳朴善良的村民从事着最为传统的农业种植,闲暇时看看电视打发时间,直到一批又一批文化创客、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的到来,这个小村落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闲时做陶、染织、写诗、歌唱、舞蹈……村民们重新拾起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乡村工匠”:从泥瓦匠到乡村建筑师

下个月,就是明月乡村研究社社长、蒲江县城乡建设投资项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奇带领团队,入驻明月村3周年的日子。很多人都难以想象,仅用3年时间,明月村就从一个再传统不过的小村落转变为一方“文艺圣地”。潜移默化间,明月村是如何变化得像现在这样鲜活而美丽的?

3年前,明月村的第一个村民创业项目“豆花饭”开门营业,从无到有的一个小小餐饮店,它的主人是明月村的村民杨安明。“杨师傅40多岁,曾经是村里普普通通的一个泥瓦匠,现在常常被人称作‘乡村创客’、‘乡村建筑师’。”杨安明最初给陈奇的印象是喜欢看书、有些保守,但很关注村里的发展。

早前,入住明月村的设计师帮杨安明改造房屋,提出开大窗户,不过杨安明始终觉得不安全,坚持不接受改造方案。直到今年,他主动和设计师沟通,学习明月村新村民的房屋设计样式开大窗户。在陈奇看来,杨安明的“固执己见”源于他几十年修房子的传统经验,而恰恰也是其中传统实用建筑手法,以及新村民们带来的新思维,帮助他提升了审美,打开了另一扇窗。杨安明常常有机会和来自国内外许多地方的专业设计师沟通交流,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甚至可以为设计师提建议。

“现在,不仅仅当地的村民找他改造房子,我们的新村民改建房屋也会找他,包括我们的核心区打造,以及画室、小酒馆的修建也在和他合作。”陈奇欣喜地见证了,杨安明从一个泥瓦匠转变为一名乡村创客,一名真正专业的乡村建筑师,他也在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最近他找我们聊天,聊的都是明月村未来5年的发展愿景,这种变化,我觉得就是‘匠人精神’。”

“明月讲堂”造就一批批“手艺人”

随着一批批陶瓷界、书画界的专家、文创人士,以及多个专业的乡村建设社会组织来到明月村,“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坊、明月书馆等茁壮生长,各类培训和讲座也纷纷开展起来。近年来,每月开展1期的明月讲堂,会邀请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乡建研究者与实践者来明月村分享经验,新村民提供陶艺、草木染、篆刻等常态化培训也已将近100期。不仅如此,每月举办2到4期的明月夜校,为村民开设了乡村发展、房屋改造、旅游经营接待、垃圾分类等培训。村民们学以致用,自发对经营业态提档升级,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忙时种田,闲时做陶、染织、写诗、歌唱、舞蹈……这种生活状态,是包括郭华碧在内的许多明月村村民没想到过的日子,经过培训,如今她已经能制作出活灵活现的陶艺作品,最近还开始学起扎染,“她说她也不是想挣多少钱,就是想用闲暇时间做点喜欢做的事情。”陈奇说,从进入明月村,团队就树立了以村民为主体的思路,帮助村民创业,做村民创业的孵化平台。

她介绍,目前,明月村已引入文创项目41个、文化创客100余人,明月窑、蜀山窑等16个文创项目已建成开放,呆住堂等25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去年,明月村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收入8000多万元。

细数明月村近年来的变化,陈奇说,变的不仅是明月村的产业结构,最明显的是村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月村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贯彻落实这次大会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的新课题。安居、乐业、家园,自然环境生态友好,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有共同的根,村民友善喜悦,与外界良性连接,这是明月村的愿景,我们希望将明月村打造成为具有浓郁文化记忆和乡愁特色的新社区。”

原标题:明月村正成为浓郁文化记忆和乡愁特色的新社区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